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6-11 21:02: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8-6-11 18:46:00的发言:

在我国,价格歧视行为还需要认真探讨,区别情况进行规范。《价格法》
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条件的
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这里所称的“价格歧视”,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
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使同等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在价格
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
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交易待遇,例如对具有同等条件的甲、乙企业,对甲
可以实行批量作价,对乙则不允许享受批量作价;或对甲可以讨价还价,对乙
则不允许;或因甲是本地企业,乙是外地企业就实行不同价格待遇等,从而构
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
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基
本上都对它作出了限制。


论述的很深刻,只有一点,这不是经济学的分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1 21:30:00

这是从一个地方转载过来的,不是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没必要搞这么复杂,把它定义成对相同商品,对不同人,价格不同,就可以了。具体的例子,要具体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1 21:43:00

现实中的确是有座位的票子与无座位的票子,价格相同的吗?

要是的话,渤海贝壳兄的解释,没有解释这个现象呀。

从甲地到丙地的,有无座位的票子,为何同价?一般来说,没座位票子,该便宜点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1 23:48:00
以下是引用liqihang在2008-6-7 15:29:00的发言:

……

2、我认为,火车的硬坐与硬卧的价格差异是价格歧视。(每次买票时候都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析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硬卧和硬座的差别:

……

个人觉得取决我们对找个问题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1:06:00
看了好久讨论,觉得就是一拨人要从一个大家比较公认的定义出发来界定现实中的行为是否属于价格歧视,而另一拨人认为这个大家公认的定义有问题,ms希望抛弃这个定义,要从更基本的经济原理来判断现实中的行为是否属于价格歧视。在我看来,大家的出发点不同,讨论没有得到结果,也不可能得到结果。建议后者另开一贴:价格歧视定义辨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1:31:00
以下是引用luobotouyw在2008-6-12 11:06:00的发言:
......而另一拨人认为这个大家公认的定义有问题,ms希望抛弃这个定义,要从更基本的经济原理来判断现实中的行为是否属于价格歧视。......

能否先把这句话的逻辑分析一下?

 [em01][em01]

既然已经抛弃了这个定义,你怎么知道什么现象是价格歧视呢?

如果价格歧视只是一种感觉上的现象,而非一个定义好了的经济学概念框架下的严格的对象,

你怎么还需要去判断某个现象是否是这种“感觉现象”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2 12:49:5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2:59:00
以下是引用luobotouyw在2008-6-12 11:06:00的发言:觉得就是一拨人要从一个大家比较公认的定义出发来界定现实中的行为是否属于价格歧视,而另一拨人认为这个大家公认的定义有问题,ms希望抛弃这个定义,要从更基本的经济原理来判断现实中的行为是否属于价格歧视。在我看来,大家的出发点不同,讨论没有得到结果,也不可能得到结果。建议后者另开一贴:价格歧视定义辨析。

如果“大家比较公认的定义”含混不清、不知所云,不知何以可能以此出发“界定现实中的行为是否属于价格歧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6:31:00

无聊的讨论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8:35:00
以下是引用理性思考在2008-6-12 16:31:00的发言:只是两个不同商品,怎么扯得上“价格歧视”或者“差别定价”呢?

这种判断,仍然需要先在“价格歧视”的定义方面达成一致。

另外,面对同一种现象,可否有两种理解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8:36:00
本贴引出这么多贴子,其实就是在讨论,究竟什么算“价格歧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18:5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6-12 18:36:00的发言:
本贴引出这么多贴子,其实就是在讨论,究竟什么算“价格歧视”

三种价格歧视肯定要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才行,但我开始怀疑这种共性恐怕只是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0:59:00
差别定价与价格歧视本就是同一概念吧,楼主的问题令人费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1:22:00
以下是引用星期4在2008-6-12 18:53:00的发言:三种价格歧视肯定要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才行,但我开始怀疑这种共性恐怕只是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

厂商能以不同的单价售出以同一技术生产的同种商品。

三种的区别也许在于:垄断厂商对每位消费者的需求函数的了解情况,以及垄断厂商的市场分割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1:4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6-12 21:22:00的发言:

厂商能以不同的单价售出以同一技术生产的同种商品。

三种的区别也许在于:垄断厂商对每位消费者的需求函数的了解情况,以及垄断厂商的市场分割能力。

有道理。

信息成本(了解客户群)和改变资产专用性(改变生产量及结构,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3 13:40:00
以下是引用星期4在2008-6-12 11:31:00的发言:

能否先把这句话的逻辑分析一下?

 [em01][em01]

既然已经抛弃了这个定义,你怎么知道什么现象是价格歧视呢?

如果价格歧视只是一种感觉上的现象,而非一个定义好了的经济学概念框架下的严格的对象,

你怎么还需要去判断某个现象是否是这种“感觉现象”呢?


就是抛弃了现有定义,再重新定义这类现象,然后我们愿意还叫它“价格歧视”,然后用这个新的定义来判断,这样可以么?看来以后跳跃思维不能太强,可能会很难理解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3 13:41: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3 20:47:00
我认为是差别定价。硬坐与硬卧不是同样的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6 10:31:00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模棱两可和痛苦而快乐的思考之后,

我承认重新解释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我现在的数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能力。

所以我还是把我的老大——梯若尔在1988年的产业组织理论里的观点拿出来,

让大家看看,这就是差距。

下为引用《产业组织理论》第三章价格歧视里面的内容。

价格歧视的可能性是与套利(arbitrage)的可能性联系在一起的。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套利是一种传统的做法。

.............................................

第二类套利是和在提供给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包或消费组合(packages or bundles)之间的需求的可转移性相联系的。这完全不存在消费者之间商品的实体转移。消费者仅仅是在提供给他的不同选择之间进行取舍。例如,消费者可选择以T2的总价格购买两单位商品,或以T1的价格购买一单位商品(这被称为价格一数量包);又如他可在火车上的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之间(一种价格——质量包)进行选择。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那样,如果消费者的口味是不同的,生产者通常希望为每个消费者设计特定的消费包。但是,由于无法得到关于每个消费者个性的信息(生产者只知道口味的总体分布),生产者必须想办法确保每个消费者都确实选择了为他设计的消费包,而不是选择为别的消费者设计的消费包。例如,不能让作为一等车厢的针对目标的旅客因为价格的节约超过了质量的下降而想坐二等车厢。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这给生产者提供的消费包集合加上了“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最让我生气的是这一段,在1849年,就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了!

关于这种行为在真实世界中的例子,可参看杜皮特(Dupuit,1849 )对铁路客运价格的讨论:

某个公司之所以要有敞蓬的木凳车厢,并不是因为给三等车厢装上顶蓬或者给三等座位装上垫子要花去它几千个法郎……它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阻止能够支付二等车费的人去坐三等车厢;它伤害了穷人,但并不是因为它想伤害他们,而只是为了吓走富人……出于同样的理由,那些被证明对待三等乘客几近于残酷、对待二等乘客几近于吝啬的公司,在对待一等乘客时却变得慷慨起来。他们拒绝给予穷人他们所必须的东西,同时却给予富人许多多余的东西。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最优的策略是给予富人社会最优的质量,而不是多余的质量。但是这一高质量和其他的、低于最优水平的质量对照起来,也许会显得过于奢移。)

《产业组织理论》在论坛上有全文下载了,这里只提供第三章,供各位参考。

222804.pdf
大小:(2.58 MB)

 马上下载

请注意,3.3.2完全非线性定价和数量歧视,3.3.3 质量歧视和3.5补充节非线性定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6 10:48: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6 11:43:00
以下是引用星期4在2008-6-26 10:31:00的发言:最让我生气的是这一段,在1849年,就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了!

关于这种行为在真实世界中的例子,可参看杜皮特(Dupuit,1849 )对铁路客运价格的讨论:

某个公司之所以要有敞蓬的木凳车厢,并不是因为给三等车厢装上顶蓬或者给三等座位装上垫子要花去它几千个法郎……它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阻止能够支付二等车费的人去坐三等车厢;它伤害了穷人,但并不是因为它想伤害他们,而只是为了吓走富人……出于同样的理由,那些被证明对待三等乘客几近于残酷、对待二等乘客几近于吝啬的公司,在对待一等乘客时却变得慷慨起来。他们拒绝给予穷人他们所必须的东西,同时却给予富人许多多余的东西。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最优的策略是给予富人社会最优的质量,而不是多余的质量。但是这一高质量和其他的、低于最优水平的质量对照起来,也许会显得过于奢移。)

这个通常被当作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案例。

为了不让富人装穷,所以让穷人受罪——形成分离均衡而非混同均衡。

这里可能需要做个小小的区别:谈“价格歧视”时,通常人们假设信息完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6 12:0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6-26 11:43:00的发言:

这里可能需要做个小小的区别:谈“价格歧视”时,通常人们假设信息完全。

我认为可以说是“信息充分”?或者是“足够的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6 12:25:00
以下是引用星期4在2008-6-26 12:05:00的发言:我认为可以说是“信息充分”?或者是“足够的信息”?

都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6 12:4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6-26 11:43:00的发言:

这个通常被当作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案例。

您能否用梯若尔补充节的数学方法对这个案例做一些新古典方法的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6 23:11:00

应该是差别定价,因为硬座和硬卧是两种不同的商品形式,它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有级别不同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黑白电视机只要几百元钱但是彩电要几千一个道理。

价格歧视主要是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有时候卖者为了多卖一些商品会进行价格歧视,比如水果店卖水果,刚从树上摘的新鲜水果肯定会比存放了好几天的水果价格高,这是因为同种商品具有质量或者其他本质属性方面的优劣,这是价格歧视实现的基础。。

所以说硬座和硬卧是差别定价,不应该是价格歧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7 21:43:00
以下是引用gongjianfeng在2008-6-26 23:11:00的发言:

应该是差别定价,因为硬座和硬卧是两种不同的商品形式,它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有级别不同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黑白电视机只要几百元钱但是彩电要几千一个道理。

价格歧视主要是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有时候卖者为了多卖一些商品会进行价格歧视,比如水果店卖水果,刚从树上摘的新鲜水果肯定会比存放了好几天的水果价格高,这是因为同种商品具有质量或者其他本质属性方面的优劣,这是价格歧视实现的基础。。

所以说硬座和硬卧是差别定价,不应该是价格歧视!!

买水果的能把橘子变成香蕉买吗?

但只要一换车厢,硬卧就成了硬座,在春运期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8 19:59:00

这里转载一个现实的例子,leeleel搞得一个价格歧视,呵呵。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582-1-1.html

下为引用:

nie,一刹春,把秘密告诉你们。

偶成功操作一起二级价格歧视案例:

首先出一个高价200,一批有钱的斑竹在买;

偶一看生意很好,赶紧提高价格到300,结果又卖出二十多本;

过了几天,销售量增加不大,降到100,又小赚一把。

现在免费了。

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小帖子:

https://bbs.pinggu.org/b29i3489.html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3031-1-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8 20:03: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8 22:17:00

价格歧视是针对同一产品讲的 是歧视消费同一产品的不同消费者

购买硬座的两类消费者:学生和不是学生的普通人

购买卧铺的两类消费者:通路上有关系的和没关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8 23:53:00

这个帖子基本上废了。一只绵羊提出来的问题足够让一群狮子像羊一样思考。还是赞同版主的意见,这个帖子别讨论了,纯粹茶话会,革命群众大联欢了。

 

讨论基于一个前提,没有就不要谈了。水平不齐,成了微软了,大家都疯狂补漏洞,希望大家的讨论是思想的盛宴,别等到同志们进来发现全是些只言片语,残羹冷炙。

 

还有,希望在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基础知识都不扎实的同志就不要开口了。跟我一样看看,懂就发言,不要误导革命群众。你自己遭口水不怕,遇板砖无非也就是碗大个疤,关键是别误人子弟,搞得初学者脑子里鸡飞狗跳。

 

看法和观点是要动了脑筋,有论证之后才发表出来的。请不要信口开河。

 

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就是找铁路的同志问清楚,然后做调查,然后再结合理论讨论。连实际情况都摸不清,标题是地球的**问题,结果去讨论到火星上去,有意义吗?建议天天书斋里混的,少说些理论,不要像托塔李天王那样,一天到晚搬着模型又是定理压人,明显的很多问题不能想当然,你以为搞文学啊,你以为你在搞浪漫主义经济学啊?

出去看看吧,书斋里的同志们,理论在实践中被推翻,也在被推翻时被完善。

研究的出发点一定要是客观存在,而不是诸位头脑中的想当然。现实是复杂的,如果把复杂的,运动的情况用几个固定的,相对简单的模型去套,结果是不可能正确的。

经济学者讨论了一辈子问题,估计也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学术可能注定是空洞的,这样精神才会自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8 23:55: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01:04:00
以下是引用gongwng在2008-7-18 23:53:00的发言: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就是找铁路的同志问清楚,然后做调查,然后再结合理论讨论。连实际情况都摸不清,标题是地球的**问题,结果去讨论到火星上去,有意义吗?建议天天书斋里混的,少说些理论,不要像托塔李天王那样,一天到晚搬着模型又是定理压人,明显的很多问题不能想当然,你以为搞文学啊,你以为你在搞浪漫主义经济学啊?

“这个问题”是楼主在主楼提出的那个问题吗?

铁路的同志,如果不清楚“价格歧视”是什么东西,你又该怎么问他们呢?

反对并坚持抛弃“价格歧视”这种无聊的定义,当然可以。不过,如果不知道“价格歧视”到底在指什么,如何知道自己在反对并抛弃什么呢?

结合楼主的问题,如果尚不清楚“价格歧视”的定义与判断标准,如何“在实践中”判断什么是“价格歧视”,什么不是“价格歧视”,如何又推翻与完善“价格歧视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08:53:00
以下是引用gongwng在2008-7-18 23:53:00的发言:

这个帖子基本上废了。一只绵羊提出来的问题足够让一群狮子像羊一样思考。还是赞同版主的意见,这个帖子别讨论了,纯粹茶话会,革命群众大联欢了。

讨论基于一个前提,没有就不要谈了。水平不齐,成了微软了,大家都疯狂补漏洞,希望大家的讨论是思想的盛宴,别等到同志们进来发现全是些只言片语,残羹冷炙。

还有,希望在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基础知识都不扎实的同志就不要开口了。跟我一样看看,懂就发言,不要误导革命群众。你自己遭口水不怕,遇板砖无非也就是碗大个疤,关键是别误人子弟,搞得初学者脑子里鸡飞狗跳。

看法和观点是要动了脑筋,有论证之后才发表出来的。请不要信口开河。

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就是找铁路的同志问清楚,然后做调查,然后再结合理论讨论。连实际情况都摸不清,标题是地球的**问题,结果去讨论到火星上去,有意义吗?建议天天书斋里混的,少说些理论,不要像托塔李天王那样,一天到晚搬着模型又是定理压人,明显的很多问题不能想当然,你以为搞文学啊,你以为你在搞浪漫主义经济学啊?

出去看看吧,书斋里的同志们,理论在实践中被推翻,也在被推翻时被完善。

研究的出发点一定要是客观存在,而不是诸位头脑中的想当然。现实是复杂的,如果把复杂的,运动的情况用几个固定的,相对简单的模型去套,结果是不可能正确的。

经济学者讨论了一辈子问题,估计也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学术可能注定是空洞的,这样精神才会自由。

你都说了些什么啊?当学生或者当老师时间长了,对这些套话空话产生快感了?

呵呵。[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9 9:19: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09:14:00

关于实际调查。

你可以问铁路工作人员硬座与硬卧的为什么各自如此定价。

但是,如果你先设定了一个神奇的概念,再去问铁路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符合这一概念,就很可能行不通了。

如果你对自己设定的概念尚没有搞清楚,再去问铁路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符合这一概念,就更行不通了。

简而言之,只有事先弄清楚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你才能弄清楚在“实地调查”中要问当事人什么,要调查什么。

楼主问的问题,本主题的中心,无非是:“价格歧视”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也只有弄清楚这个定义,才知道这个定义是否无聊,是否无用,是否应该被抛弃。

讨论无法成为“思想的盛宴”,常见的原因正是概念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09:30:00
个人感觉不算价格歧视··很简单的一分价钱一份服务,硬座和硬卧好比2个不同质量的商品,还有,虽然我没做过,不知道是不是价格一样,但就算价格一样,硬座也是硬卧售完才有人选择硬座的吧,硬座是为了提供更多机会给有需要急着回家的旅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