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4860 0
2008-06-09

重工业优先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近10%)?(“中国奇迹”)

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有很多解释。其中,林毅夫等人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之所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原因之一就是当时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对于那时经济非常落后、资本极端稀缺的新中国来说,选择这一战略至少在经济上看来是违背当时的资源要素禀赋的。

对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80年代初,学术界和政策界普遍持否定态度。但是,CCER的姚洋、郑东雅的研究(《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确有着不同的结论。

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得最优补贴期限和补贴率,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校准和政策试验,发现实际结果下居民效用贴现和低于平衡发展战略下的效用贴现和,但如果实行最优赶超战略,那么,实行补贴的时间短与实际发生的情形,而且补贴率低于实际水平,居民的效用贴现和比平衡发展战略下的效用贴现和还要高。

计划经济时代对重工业的补贴率高达37.57%,且持续时间长达25年(1954-1978),因此造成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消费产品品种单一,到1991年为止居民效用贴现和仅为不实行这种战略下的76.1%。但是,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用好重工业优先发展这把双刃剑,以所有人的长期福利为目标,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则对重工业的补贴率应该为31%,而且到1966年(1954-1966年,计13年)就应该取消补贴,到1991年所有居民的效用贴现和比不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高1.85%。

2008年6月2日 中度通货膨胀

2008年6月1日 摆脱穷亲戚

2008年5月31日 校园新语录

2008年5月30日 消灭剥削

2008年5月29日 制作人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