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724 2
2006-11-28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明显朝着重工业化方向发展.那么,中国要不要发展重工业呢?
林毅夫认为,发展重工业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优势,所以中国应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吴敬连认为,目前的重工业的发展是由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导致的,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搞重工业化必然有害经济健康发展.
也有一些人认为,工业化的基本道路就是从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过度到重化工业的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符合工业化道路的路径,所以中国应该发展重工业.
那么,中国要不要发展重工业呢?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当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世界其他国家也认识到,要使国家强大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从此实现工业化成为许多国家的梦想.1920年美国实现了工业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同时,西方许多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任务,改变了其在世界中的地位.
再看看前苏联,尽管苏联的工业化是强制性实现的,如果苏联没有实现了工业化,那么苏联能过法西斯那一关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认为,要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要不挨打,中国不能只是生产面粉\桌子等等,中国也要能够生产汽车\飞机\大炮等等,也就是说中国也要发展中国业,因此,中国从1952年拉开了工业化的序幕,不过受当时中国实际国情的制约,重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也为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按照林毅夫的说法,中国只能生产衣服\袜子等之类的东西了,中国人口多,劳动力丰富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现实.只生产衣服\袜子等能使中国强大吗?中国卖几百万双袜子,只能买人家一架飞机.而且,外国人因中国生产并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的福利要比中国人得到的福利多.美国人因购买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每年可以节省3000万美元,而中国工人只能获得一点低工资.再说,中国永远停留在生产这些东西上,中国如何才能强大,如何来应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也许,美国希望中国永远只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当然吴敬连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地方政府确实有投资冲动,但把重工业的发展说成不是市场行为,也不全对.大家想想,企业生产的重工业产品肯定不是政府全买下的吧,一定是在市场上销售掉的,那就说明重工业发展是有市场的.
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路,能走的好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不好走,只有"两条腿"走路才稳当.轻工业和重工业并举,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28 19:32:00

可以说现代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重工业创造的。发展轻工业就意味着要进口大量的生产消费品的车床(这些是重工业创造,技术也是来自重工业),零部件和技术。

重工业发达,国家就强大,轻工业就自然发达!苏联六十年代末完成工业化,到73年60%以上的人有小汽车,50%以上的人一年到黑海旅游一次,全免费的教育、医疗、水、电、电话费,百分之百的就业率。苏联的亩产量虽然是全世界出了名的低,可是由于农业机械化,苏联农业的人均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苏联解体之前布皮产量也是全世界最高的,轻工业不落后,只是相对自身重工业的规模有点小。

一条腿短也不好走,只有"两条腿"走路才稳当.轻工业和重工业并举,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日本是两条腿走路的么?后进国家要想发达,必须重工业优先。在重工业没有发达之前改善生活是对一个民族的犯罪。所以必须压制消费!实行倾斜生产,用价格扭曲和剪刀差来不断强化重工业的技术和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01:14:00
自强就是需要了,生活就是不需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