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219 2
2008-06-11

请教有识之士:

我正在进行自己书稿的初校,但有个问题始终很困惑,就是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用“笔者认为”,还是“我认为”,“我们认为”,或“本书认为”。我个人觉得用“我认为”比较突兀,不谦逊,“笔者认为”虽然委婉,但比较文气,而且我发现国内译著多数用的是“我们认为”,即使是作者在命名某个理论术语,属于原创,也在用“我们”,如周黎安所译《比较制度分析》,全书通篇用“我们”,这难道是译者的疏忽吗?不知原文为何。我自己也喜欢用“我们”,觉得合韵,谦逊,但是毕竟作者明明是我一人,由此委决不下。请方家赐教,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11 12:54:00

这里可能是有这种区别的。不过一方面的根源在于:有时候我们总是把书评,或评论的写法带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比如书评或评论中常有的:“××人为”,“作者认为”;或为了强调个人的意见而不是群体的意见,常见的“笔者认为”,“我认为”,“我们认为”等。

这些归齐根本是要强调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他人的责任,差异。这未尝不可。但对自己所谓的原创的想法,这样的提法以少为妙。

道理很简单,我们似乎是在区分自己的贡献,但这种区分往往是带有评价成分的(自己评价自己)的。

做学问的,有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公众认可的第一时间是你原创作品或意义的起点。暨,所谓的原创不原创是人家评出来的,而不是自己说出来的。“笔者、我、我们”不代表权威。

因此,我认为作品的最低限度能分清自己与他人的工作则可以了。况且,所谓自己的想法,可能自己认为是原创的,但可能在几百年前就可能存在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罢了(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我只复述了人家的原话,呵呵)。

倘若,我们阅读真正意义上大家的作品(不是演讲),我们会发现,“笔者”等出现的概率是很低的。

说到底,我们还是在结论的可信性上多下功夫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1 15:23:00
好的,非常感谢,受益匪浅!我自己也比较喜欢用“我们”阐述书稿的整体和局部的逻辑安排,细究大家的作品,其中或许有带领读者一同思考的意味。另外一个同感是,尽量少用这些词,必须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