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读书会让人变得聪明,因为读书的时候经常思考,很多东西都一通百通了,我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很功利,对一本书期待很多的收益,到一本书结束的时候,就发现,其实看到最后总结出来的内容就只有那么几点,差不多是一本书中作者的观点和能跟你产生共鸣的一些想法。然后回过头来看读过的书,感觉作者举的很多的例子都是经过筛选和自己观念相配合的,没多大花头。
然后就这么不知不觉读了一本又一本,有一天突然发现,一读书速度变快了,二读书功利的想法淡薄了很多,三是感觉很多东西再看的时候一点就透。所以我觉得书还是要多读,读书的时候应该挑作者和出版社,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经济史·作者是萧国亮,给我的印象很深,觉得北大出的书水平真的不是盖的。还有些经典的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也很好看。货币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思想很新,后来看资本战争的时候就感觉是一个套路,阴谋论和投机。后来我反思,其实看一件事件,不应该单从一个角度去接受,不能只听一个人的,因为那个思维不是你的,是由于先入为主别人塞到你脑子里的。要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观察,多看看评论,然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为什么。是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别人的让你成长。
我觉得人要做一个外向型系统,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而你有没有感受到。
推荐几本书:黑天鹅,《世界是平的3·0》(这本我强力推荐,读他的时候感觉树立了一种理想,原来美国是这个样子的,原来我们和人家还是差好大,然后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匮乏)
(*^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