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745 2
2014-10-18
想了解些国内外保税物流发展情况和一些研究进展 哪位给指个路 拜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18 16:26:48
这个可以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9 13:02:00
年份        名称                             服务对象
1880        保税仓                             国际商品贸易
1981        接近国际规范的保税制度        国际商品贸易
1985        退税制度                        国际商品贸易
1990        保税区                             国际商品贸易
2000        出口加工区                      加工贸易
2003        保税物流中心(A型、B型)               跨国企业
2004        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               区域经济
未来        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关直到1981年才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货物和保税仓库监管暂行办法》,该办法是具有中国特点又比较接近国际通行作业规范的保税制度,包括保税仓库制度、保税工厂制度、加工贸易货物保税监管办法、进料加工集团保税制度、保税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办法等。
  2.我国自1990年开始设立保税区,现有15个保税区。保税区一般与外贸港口距离较近,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实行“免证、免税、保税”,实质为“境内关外”运作方式。保税区在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适应全球化等方面皆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兴起,保税区原有简单的保税仓储功能逐渐演变为以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但相关政策与管理的滞后束缚了保税区的进~步发展。例如,港口物流运作水平普遍较低,且与保税区的协作水平低,存在货流不畅、手续繁琐、成本增高等~系列问题,导致不少企业采取“境外一日游”方需要重新定位,“区港联动” 是目前最新的尝试。
  3.中国自2000年设立出口加工区,是继保税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特殊对外开放区域。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与我国加工贸易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 自1996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0%左右。出口加工区与装运港之间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通道,具有手续简便、通关快捷的优势:通过区内企业、区间企业的转厂可实现“零库存”、VMl、JlT等现代化的生产模式。目前出口加工区是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吸引力下降,而且面临有悖于国民待遇原则、外资本土化、提高区内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比例的压力。
  4.海关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相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有:①传统的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单一(不针对一般贸易货物,不能超期保存,不能跨关提取);② 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加快需要发展保税物流:③ 对外贸易中重要性日益提升的跨国公司需要更高水平的物流与保税服务。保税物流中心实行两仓合一,集成口岸、商检、税务、外汇结算等功能,解决了对外贸易的四个问题: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入区退税问题;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问题:加工贸易中深加工接转货物“境外一日游”;物流与保税功能结合。保税物流中心的定位应为跨国企业的“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分销中心”,有利于吸引跨国公司将其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拨中心等迁移到我国境内。保税物流中心主要分为A型和B型两种模式:A型以一个物流公司为主,以满足跨国公司的需要为目标;B型满足多家保税物流企业的运作需要。
  5.“区港联动” 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也是中国保税区谋求通过区港一体化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产物,其定位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由于目前中国内地港口没有实行自由港政策,一些地区的集装箱运输必须在其他国进行国际中转(如我国北方地区的港口多集中在韩国釜山进行中转),而导致港口竞争力下降。“区港联动” 在港区划出特定区域,保税区与港口之间实行网络化、电子化的通关模式,最大限度地简化通关手续,实现货物在境内外的快速集拼和快速流动;通过实现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区功能,深化与拓展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内涵。目前我国“区港联动”试点在功能政策、管理方式、开放程度等方面与自由贸易区有较多差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6.自由贸易区(《京都公约》)是指“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其特点可概括为自由、便利、通达、境内关外,实质就是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