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童鞋们近距离了解精算学的逸闻趣事,本专题特别制作了一系列的国内精算故事。本次专题将尽可能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精算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更重要的是介绍一些国内大咖、牛人,另外将本版中一些很实用的经验贴进行汇总,供大家学习、借鉴。
福利:如果你有补充或更好的故事,请回复本贴,奖励丰厚哦!
第二讲 中国精算考试编年史:
199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与英国鹰星人寿保险有限公 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组织召开了“精算与寿险监管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官员在会上透露了中国将设立自己的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和成立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消息。
1997年11月13、14日,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副司长魏迎宁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精算制度建设项目第一次会议,具体讨论和落实了上述工作的安排和分工,尤其是确定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科目和教材编写计划。
1998年12月5、6日,中国精算项目工作组在云南昆明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魏迎宁、李政怀、李达安、钟煦和,以及保监会精算处和有关院校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审阅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教材初稿,讨论了中国精算职业制度建设的有关问题。此次会议正式启动了中国精算师考试制度。
1999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宣布将于当年10月6日举行中国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参加考试的主要对象是在1996年前完成美国100系列或英国精算师考试A-D(100系列)课程的精算考生。
1999年9月,中国保监会聘请李政怀、钟煦和和陆健瑜为顾问,参与设计认可首批中国精算师的考试工作,特别是关于命题与评卷。
1999年10月9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在北京举行了首批中国精算师认可资格考试,考试时间为一天,上、下午各考一科,分别为寿险精算实务和保险相关法规,约六十余人参加了考试,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先生亲临考场巡考。
一个月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 员会从这六十余人中认可了43名中国精算师,并于1999年11月20日公布了名单。
1999年12月4至5日,中国保监会组织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保险精算座谈会”。
中国保监会向首批43名中国精算师颁发了资格证书。重新组建了中国精算项目工作组,成立中国精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吴小平,副组长为魏迎宁、李政怀,小组成员包括:傅安平、詹肇岚、麦建源、沈成方、利明光、郑韫瑜。精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精算教育(负责人为傅安平、李秀芳、包虹剑)和精算实务标准(负责人为詹肇岚、洪令德、刘开俊)两个工作小组。
2000年9月,在中国保监会的组织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中的前6本正式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0年12月15至17日,中国保监会组织了2000年度中国精算师(准精算师部分)资格考试,考试课程共6个科目,考试同时在 北京、天津、上海和武汉举行。通过这次考试,有两位考生(卢军、陈永武)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
2004年9月,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在包括香港考点在内的全国11个考点举行,本次考试已推出了全部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课程,标志着历时五年的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已基本完成。通过本次考试,共产生了7名新的中国精算师,他们是项宇、张晨松、朱仁栋、万声宇、蒋胜、刘占国和李鹏。
2005年3月3日下午,中国保监会牵头召开了中国精算考试教育工作会议,多位高校教师及相关人员参加。
此次会议就目前中国精算考试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成立了精算考试教育执行小组,具体负责中国精算考试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并建立精算考试教育执行小组季度例会制度。
2006年,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点已增加至15个考点。
2007年11月30日,中国精算师协会成立,英文名称为:China Association of Actuaries, 英文缩写为CAA,现为国际精算协会(IAA)正式会员。其主要职能:拟订精算师执业准则,拟订并执行行业自律制度;组织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组织实施精算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工作;开展会员的职业道德及执业纪律的教育、监督和检查;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