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进化:组织形态管理》
文\杨少杰
理解人性需要从三个维度:复杂性、独特性、价值性(见《人性特征演变规律之解读中西方管理人性观》),本文是从人的价值性角度阐述资本的演变规律。
在市场生态中,资本的演变过程也是人性的演变过程,从资本演变过程中,能够看到资本的历史使命。
资本的使命——体现人性价值的工具
人类早在250万年前进入原始社会,15000年前进入了农业社会,直到两百多年前才进入工业经济时代,而在短短的两百多年间爆发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以至于马克思在1848年就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指出:“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的250年(截止到2000年)——即人类的0.01%时间里创造的”。
资本出现之前,人类的进化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也有很多伟大的发明,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些科学技术发明的应用与转化却远不及近二百多年来的价值创造,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得不让人们认真思考资本的历史使命。
当人类发展到工业时代时,资本的出现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弥补了人类躲避甚至放弃主动创造价值的本性,促使人类自发的去改变世界,这是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资本不获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其结果是什么?劳动者会主动创造价值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至少在人类步入工业社会初期时是这个结论,这一点完全可以从现实中得到印证。在工业时代,为了追求资本收益,劳动者能够实现自发的进行价值创造,这与农业时代人类被动的进行价值创造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样当人类把创造价值视为一种自觉行为时,也就不再需要资本,资本是为了人类能够主动的创造价值、体现独特价值而来到这个世界,资本因人性需要而诞生,也将因人性需要而消亡。
人的价值永远体现在对他人的有效性上,人类虽然创造价值,但并非都能直接对他人产生影响作用,这是因为无法把创造出来的价值独立的呈现,因此无法直接体现出价值。只有当人能够实现的独特价值时,其价值就可以直接体现。资本就是人类发展到工业时代实现独特价值、直接体现价值的工具。在市场经济生态中,什么元素能够促使人主动创造价值、体现独特价值,什么元素就可以转化为资本,如下图所示。
资本的历史使命
在转化过程中,资本的形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的价值特征演变而改变,当人类无法实现独特价值时,资本形式只能是货币、独特资源,个人价值也只能间接体现;当人格(人格即人性的具体化形式)可以独立创造价值时,说明人已经成为独特价值的人,可以直接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作用,这时不再需要任何工具,资本的历史使命即结束。
资本为什么能够充当人类实现独特价值、直接体现价值的工具?因为资本与财产所有权直接相关。今天的市场生态主要满足人类的缺失需求动机,而财产所有权是市场价值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人的价值主要建立在财产所有权基础上,这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价值体现形式。当财产所有权成为人类价值性基础时,无财产既无价值、无财产既无人格,公司由于拥有财产所有权,因而具备了法律人格,也就是这个道理。资本作为一种价值体现工具,只能以通过获得财产所有权的形式体现人在市场生态中的价值性。
资本的演变规律——有形到无形
从企业进化角度看资本的演变规律会更清晰一些。
《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中提出企业将通过四种典型组织形态演绎其进化历程: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四种企业形态随着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依次出现,其中股东价值形态是资本收益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精英价值形态是精英团队领导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客户价值形态是团队创新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是价值创造者人格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如下图所示。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在企业形态进化的过程中,资本也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了其演变过程,四种不同企业形态中出现了四种资本形式。在股东价值形态中,股东可以通过货币、自然资源实现独特价值,那么货币、自然资源就可以转化为资本,而一般劳动者的价值根本无法体现,这时资本与劳动的冲突最明显,马克思的理论即诞生在这个时期;在精英价值形态中,经理人团队可以通过管理经验与专业知识技能实现独特价值,那么管理经验与专业技能就可以转化为资本,劳动的价值开始得到了独立体现,精英身份开始发生转变,因此这个时期多数企业对经理人的实行了股权激励;在客户价值形态中,价值创造团队可以通过个人素质组合实现独特价值,那么个人的能力素质就可以转化为资本,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员工持股,这就是很多西方优秀企业的现状,而中国企业尚未实现,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尚未进化到这个形态;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中,价值创造者可以通过的人格实现独特价值,那么所有价值创造者人格特征就会转化为资本,这个时期资本形式实现了同质化,这将是未来企业进化的方向。资本收益力、精英团队领导力、团队创新力、价值创造者人格力都是人性特征的表现形式,这些资本形式的共同点在于能够促使价值创造者实现独特价值,使其价值直接体现出来。
这就不难理解在企业进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控股股东、控制权股东,分散型股东、价值型股东,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价值群体相继转化为股东,因为市场生态价值系统建立在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离开了这个基础,个人价值无法体现,企业内部的价值原则必然要与外部生态价值原则接轨,弥补价值主体在企业组织和市场生态之间出现的价值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将由通过企业所有权解决,所谓“股权激励”只是一种具体解决方式,总之任何价值创造者最终将通过资本获得企业所有权实现其在不同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平衡。
从资本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资本经历了从有形资本到无形资本的过程,人格特性就是无形资本的充分体现。在资本演变过程中,资本的趋利性虽然没有改变,但表现形式出现了变化,在股东价值形态下“有形”资本的趋利性体现最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下,“无形”资本的趋利性体现最强,“有形”资本反而成为联系价值创造者的纽带。资本属性的背后其实是人性,资本逐渐无形化的过程,也是人性不断演变的过程,人性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资本的趋利性背负着人性的“恶”,但是批评与指责资本并不能证明人性向“善”,人性复杂始终存在,不会因为资本的出现而改变。相反,人们更应该清楚的看到资本的趋利性使人类从被动的创造价值转向自发的创造价值,没有资本的作用人类如何能积极主动的创造价值?资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也让人类体现出自由与平等的人性特征,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人类创造的世界都具有人性特征,任何人类的价值创造均传递着人性的解码,人类社会的所有变化皆因人性而改变。
——本文为《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作者
系列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