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67 3
2008-06-22

国家现在限制塑料袋,消费者购买东西无法得到塑料袋,需要的话就要高价想销售者购买,有的塑料袋卖到了3元一个,但是,我想问,为什么国家要限制塑料袋不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方面下手?例如增加生成塑料袋企业的纳税比例。有人会说作用在消费者身上才会效果明显,但要是增加的生产销售的税率,生产者和销售者也会自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转嫁的比例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现在变成了消费者要高价像销售者买塑料袋,绝大部分销售者限塑令生效前就囤积了很多塑料袋,就是为了现在勒索消费者,生产塑料袋的成本和塑料袋的价格现在严重背离。这就是国家希望的?有很多必需品是离不开塑料袋的吧,大部分消费者为了怕麻烦,都依然出钱去买塑料袋,难道这样是为了给生产,销售塑料袋的人更大的利润?

(可能说的不好,但很想问一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22 20:50:00
我并不支持限塑令,效果大概不会很好,因为小摊小贩限不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2 21:02:00

其实限塑令在大体方向上是积极的,但是全面实施起来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国家颁布的限塑令却让某些钻空子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就像楼主说的,有些地方塑料袋的价格高的离谱,而且部分地方的小商小贩们还是会用,塑料袋本身的造价很低,这种廉价物品的限制也要多渠道进行,现在只是限制消费者确实很不明智,还是应该抓监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2 21:45:00
用新古典的最大分析入手,一个约束函数加上一个目标效用函数,政府的管制相当于使约束条件变窄,通过政府的这个行为,多少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好改变,从而使个人效用函数发生改变,从这两个方面对消费者选择进行引导,从而达到控制白色污染的效果。
但是此次政府的管制,并不是像管制其他商品或行业,并没有限定塑料袋的款式和价格,只是规定了最基本的生产标准,所以如果塑料袋的市场结构是接近竞争的话,那么塑料袋的价格应该是接近成本(边际)的,但如果不是,那就不一样了。
“限塑令”的最重要一环节,是监督,执法部门必须有激励去大力监督,否则,最终转化为“缩水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2 21:51: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