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200 0
2011-01-31
春节前夕,记者在黑市农贸市场、沿街店铺看到,不合格的塑料购物袋销售活跃。海南是国内最先为“限塑”立法的省份,出台了高于国家标准的“限塑”规定。然而,因缺乏综合性治理手段,“限塑令”遭遇了执行难,犹如一纸空文,令不行,禁不止,超薄塑料袋依然销售火爆。  超薄塑料袋盛行 监管遇难题
  自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是国内首个地方“限塑令”,规定海南商家禁止销售0.030毫米以下的超薄塑料袋。两年过去,记者发现在农贸市场和街边店铺,超薄塑料袋依然销售活跃。
  记者在黑市部分农贸市场走访发现,不合格塑料袋屡禁不止,销售火爆。在南沙路、博爱路的农贸市场,商贩几乎都在使用超薄塑料袋,多为黑色、白色、蓝色、红色,呈半透明状,大小不一。前来置办年货的市民都使用商家免费提供的超薄塑料袋。
  成本成为摊主们拒绝使用合格塑料袋的主要原因。“环保塑料袋太贵了,小本生意负担不起。”一位姓符的蔬菜摊主说,同样大小的塑料袋,超薄的每个5分钱左右,而符合海南标准的塑料袋,每个近2毛钱。
  由于年货市场生意火爆,许多批发商已将不合格塑料袋的销售由暗转明。记者在黑市水产码头的多家塑料袋批发店内看到,大量不合格塑料袋摆在货架上公然批发销售。鸿利批发行的店主向记者推销超薄塑料袋:“既便宜又实惠”。
  对于超薄塑料袋的违法销售,海南省工商局市场处处长胡斌莹坦言,仅靠工商部门监管很难到位。他说,不合格塑料袋大多采用物流发货,隐蔽送货上门,不易被发现。加之易于隐藏,农贸市场的摊主经常“躲猫猫”逃避检查。另外,对于塑料袋的厚度和规格,工商系统没有专业的测量仪器,国家检测部门也没有出台统一的法定抽样检验依据,只能靠肉眼辨别,标准很难把握。
  “限塑令”遭遇执行难
  海南出台的《限塑规定》对工商、建设、商务、旅游、交通、发改委等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定。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多部门监管的体制,容易造成“限塑”监管缺位,无法形成合力。
  2009年8月,海南省**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限塑”工作。但是,海南省人大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调研称,截至2010年底,牵头单位从未开展有关协调工作,商务、环资、工商等相关部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海南省工信厅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林莹解释说,《限塑规定》没有明确工信厅作为牵头单位的法律地位,工信厅没有执法权和法律分工。因此,在“限塑”方面,工信厅很难要求其他部门联动执法。
  不可否认的是,被有关专家认为“突出海南环保力度”的法规标准,在制定时人为设置了法律执行障碍。胡斌莹说,国家规定合格塑料袋厚度是0.025毫米以上,海南《限塑规定》规定厚度为0.030毫米以上。大量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外省区的塑料制品,虽符合国家标准,却不符合海南的规定,无形中增加了工商部门执行法规的难度。
  “当初增加塑料袋的厚度是为了有利于重复使用,但事实上,0.005毫米的厚度差别,是否能增加塑料袋重复使用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厚度越大成本越高,商贩越要考虑成本问题,超薄塑料袋理所当然受到青睐。”海南省塑料协会秘书长周鸿勋如是说。
  此外,海南省人大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称,《限塑规定》中部分规定未落实,主要是因为配套政策没有跟上。除目前还在报批中的由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制定的《废旧塑料袋回收处置费征收办法(草稿)》外,其他部门未制定出台过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落实“限塑令”需多方联手“给力”
  如何有效解决“限塑令”执行难的窘境相关专家认为,**多部门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符合地域特点的配套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方可使《限塑规定》落到实处。
  “多年‘限塑’为何没有实效,关键是缺乏综合性治理手段。”周鸿勋认为,国内许多城市单纯使用行政手段,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因为部门分管领域不同,导致检查跟踪不到位、执法手段不健全等,都是“限塑令”难以有效执行的原因。
  周鸿勋认为,**有关部门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联合执法做到常态化。他说,工商、质检、交通、公安等部门应尝试设立联合执法办公室,做到专项执法常态化,并在入省公路、口岸设立执法点,堵住不合格塑料袋的流入渠道。
  工信和工商等部门的负责人也认为,设立多部门执法常设机构是落实《限塑规定》的有效做法。林莹说,目前各部门需要出台实施办法,明确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规定牵头单位并定时召开联席会议,按月、按季度明确任务目标,以保证“限塑”取得实效。
  对于城乡接合部和农贸市场等“限塑”的难点地区,胡斌莹认为,地方**应成为“限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并将执法成效作为地方**环境综合治理的考核指标。
  也有网友认为,加强市场监管是必须的,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活习惯却是最终症结所在。因此,落实“限塑令”也取决于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网友“牧羊人”说,虽然“限塑令”没有完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是“限塑”的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到人们的心中。文明进步本身就是一个过程,“限塑令”同样需要时间来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