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90 4
2014-11-07
作者:岑嵘
来源:南方都市报

6280800a19d8bc3e00a1dc46828ba61ea9d34596.jpg


作家龙应台曾嘱咐留学的儿子说:别总去沃尔玛,也给路边摊留点儿生意,他们比沃尔玛更需要你。

我们知道,龙应台说这话,完全抱着一颗慈悲心。那么,我们给路边的小摊贩留点生意,这样做对他们的生计有好处吗?

《芝加哥论坛报》的专栏作家鲍勃·格林对“尊重、提高、进步———洗碗工兄弟会”的活动给予了关注。这个组织号召饭店的顾客放弃传统,给洗碗工小费。如果此举能转变大众态度的话,那些洗碗工的生活会好转吗?

经济学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兹伯格说:洗碗工的生活从来就没比看门人好到哪里去。当餐馆的洗碗工开始收取小费,而看门人的收入没有变化时,看门人会越来越多地转行做洗碗工。这时工资待遇开始发生变化,洗碗工的薪水减少了,当洗碗工的小费收入低于他们薪水缩减的幅度时,转行热潮才会消失。所以,洗碗工并不能从此举中获益。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帮助穷人的美德,不断光顾路边小摊贩的生意,他们的收入会明显好转,但是由于竞争门槛低,随之而来的是其他行业的人不断涌入路边摊这个行业,随着竞争的激烈,他们的收入仍然会回到原来那个低水平(街头利润率)。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无差异原则”:如果人们没有特殊的嗜好或特殊的才能,所有的活动和工作都应当同样吸引人,而那些没有固定资源和特殊才能的人,受到无差别原则的影响,他们的收入和境遇最后将保持初始的状态。

当我们在下雪天遇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本能的道德和正义感,会让我们毫不犹豫地买完小女孩身上所有的火柴,这样做让我们感觉很好。然而接下来你会发现,路上有一千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等着你———更多的贫困家庭会想到这个办法贴补家用(因此重要的是保护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经济学并不是说让我们不要去帮助穷人,相反我们交给穷人的一块钱带来的福利,远远超过富人手中的一百块钱。因此我们可以帮助某个具体的人,一个乖巧的孩子要帮生病的母亲照看生意、一个九十岁的老翁拉着板车到城里贩卖蔬菜。但我们的确无法提高路边摊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我们的好意不能改变经济学的规律。

那么,我们能为路边摊贩们做些什么?有一点比光顾他们生意还要重要:人们在街头贩卖的权利可以追朔到千年前,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因此小贩们诚实经营的自由和尊严不可以随意被剥夺。正如印度最高法官甘古利所说:“不能因为路边摊贩贫穷、无组织,就让他们应享有的这些基本权利处于混乱状态,也不能用不断变化的行政规划来决定他们的基本权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7 23:27:04
哥哥唉,你这是说给中国城管听的吗?明显对石头弹琴了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8 11:59:46
是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8 14:21:57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0 07:00:27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