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国际商务
1643 1
2014-11-03
【财新网】(记者 张宇哲 )2011.11.02

在11月1日于北京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14全球年会上,IFF学术委员、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指出,人民币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与英镑和日元并驾齐驱, 但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计量分析表明,要想与美元和欧元成为同一个数量级的货币,人民币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
  陈雨露表示,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体系正在发生变化,人民币的跨境业务迅速发展,是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因素。
  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人民币国际货币化指数显示,人民币国际货币化指数已由2009年的0.02%,提高到2014年9月底的2.01%。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由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于2010年创立,用来综合衡量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资本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三方面的综合使用程度。
  也就是说,在五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上升了90多倍。由于英镑和日元的国际化指数近几年大致稳定在4%-5%,所以只要不出现重大的不利变化,人民币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与英镑和日元并驾齐驱。

  如何突破
  陈雨露称,当前在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进程中,有四个方面需要有所共识:
  第一,需要正确地理解贸易差额和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传统上认为只有像美国这样,能忍受巨额贸易逆差,才能持续对外输送美元的流动性。而事实上,美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出现,在此前100年时间里,只有少部分的不正常年份有少量逆差,其余都是顺差。德国和日本在过去30年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都是以顺差为主。
  同样,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贸易顺差赋予中国债权国身份,能够提高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等级,也有利于培育非居民使用并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所以在这个阶段,通过对外投资、贷款、经济援助等方式形成资本净流出,来满足非居民对人民币流动性的需要,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方面,是贸易计价结算和资本金融交易共同驱动的跨境人民币业务。
  第三,世界范围内,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多元化,是一个长期发展趋势。但是,美元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的根基,在相当长时期内很难动摇。
  第四,2015年11月IMF将进行SDR的定制检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反映了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人民币官方接受的程度实际上比预想的要高出许多。IMF目前并不统计成员国的人民币官方储备情况,但是这种信息一旦被统计出来,不仅会使已持有人民币储备的成员国不必再继续秘而不宣,其他国家也会纷纷增加人民币储备。
  陈雨露强调,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由此可能促使人民币官方储备的份额出现较快增长,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历史性突破。“现在的关键是要纠正IMF有关部门在操作层面上一定要将可自由使用的货币标准,简单地等同于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做法;同时应当倡导恢复贸易大国标准指标的首要地位,所以现行货币篮子的筛选规则是人民币进入SDR的关键性技术障碍。”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取得上述突破,未来五年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一定会提升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3 17:45:39
这是很正常的,中国这么大的国际贸易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