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0138 70
2014-11-06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近,中国财经界为4万亿版的马歇尔计划欢呼雀跃,兴奋异常,似乎又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幸福在前了。

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源于当前的经济困境:产能过剩、房产泡沫、消费不足、债务危机、顺差减少,产业升级又非一日之功,房价高涨房租高企倒逼基本工资持续走高,企业面对销售疲软与工资刚性的双重夹击,只有限产保价,结果使工人失业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消费需求,价格继续下跌,只有进一步减产,于是滞胀形成。

国内的投资回报率如此低下,引得过剩资本迈出国门,开始对外资本输出与产业转移,这就是马歇尔计划出台的内在逻辑。

滞胀不是中国的发明,美国、日本早已深陷其中,它们的资本输出与产业转移同样引领风骚,只是前景并非美妙。

西班牙无敌舰队曾经横行四海,大英帝国日不落,美国二战后独霸天下,日本牛气冲天要买下整个华尔街,金砖国家开始褪色,俱往矣,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不能基业长青?持久繁荣?这要归咎于传统经济学的偏执与缪误。

当代主流经济学推崇重农学派,执着于资源、土地、劳动力、技术、潜在生产力等供给端,信奉萨伊定律,主张货币中性,秉持一般均衡,究其原因,在于它们发端于自然经济,而交换只是生产的一部分,剩余产品归所有者自己享用,生产的目的与动力在于实物利润。

而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全部货币源自央行的借贷,货币贯穿于多级产业链的始终,生产的目的已经转变为追求货币利润与实物利润并重的格局,由于中间企业的货币利润与储蓄,导致了顶级产业的货币性亏损,以及并发症过剩货币与债务危机,正是它们才使市场经济周而复始地亢奋与颓废。

由上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两大要件是实物供给与货币需求两者的同步,并且货币需求不能是借贷。

现实中,经济增长的约束更多的不是实物供给,而是货币需求成为短板。

当前,从需求角度看,增长只有两个来源:顺差拉动与债务拉动。

以此来分析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不难发现它将美梦成空。

如果资本输入国是顺差拉动,那么它的顺差要么来自中国,要么来自中国的原顺差国,前者将使中国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大增;后者将对中国产生挤出效应,结果同样不美妙。

如果资本输入国是逆差拉动,也就是该国的负债水平将持续增加,最后导致债务危机,债务不可偿还,那么中国做为债权人的利益必不可保。

即使这些债权都能得到口头保证,中国的国民又能得到怎样的福利改善呢?

中国的这些投资客观上改善了资本输入国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水平,该国会不会对中国感恩戴德?不会的,因为这不是无偿援助,而是利益使然,能不引起当地激烈反抗就是相当成就了。

中国散财童子般遍撒世界能不能提高威望与影响力?想想大英帝国曾经的辉煌,就不会有此臆念。

真正的出路在哪?

在于央行支付高速通行费,国民全天候免费通行;

在于社保基金购买持有生态林,央行依据其提供的清洁空气支付其利息;

在于央行购买重大专利遴选社会企业免费实施;

在于适龄青少年免费的职业培训,央行支付费用。

相对于顺差外汇占款模式,它是帕累托改进。

这就是新宏观主义的储备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2 11:34:23
是的,增长来自顺差拉动与债务拉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2 13:49:07
而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全部货币源自央行的借贷,货币贯穿于多级产业链的始终,生产的目的已经转变为追求货币利润与实物利润并重的格局,由于中间企业的货币利润与储蓄,导致了顶级产业的货币性亏损,以及并发症过剩货币与债务危机,正是它们才使市场经济周而复始地亢奋与颓废。

由上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两大要件是实物供给与货币需求两者的同步,并且货币需求不能是借贷。
这些都属于马克思学派的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2 13:52:18
在于社保基金购买持有生态林,央行依据其提供的清洁空气支付其利息;
这些也很有道理。

但,根本的和基础的一条,是改进初次分配。
在公有制的企业,大搞按劳分配,大搞社会主义。
在私有制的企业,倡导职工参与,分担风险,分享利润。


当然,所谓改进初次分配,不是粗暴地拿刀去切,而是在进程上要适宜,结果上后果上要良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2 13:57:43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11-12 13:49
这些都属于马克思学派的思想。
没必要贴标签,关键是有无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2 13:59:12
张二寅 发表于 2014-11-12 13:57
没必要贴标签,关键是有无道理。
如果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我感到非常荣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