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各种测算基尼系数的方法,一是面临数据的不充分,二是计算起来不是非常方便。
本贴提供一种简便的且可以进行估算的思路,如下:
首先看图片:
以上图片,是基尼系数为0.57的情况。这里以此为例,举例说明。
已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为0.57。
那么,可知有一条斜率为(1—0.57=0.43)的直线0K,它和45度斜线围成的斜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洛伦兹曲线和45度斜线所围成月牙形的面积,即等于上图当中黄色区域的面积。
同样,任何基尼系数都有这样的一条直线。
直线0K与洛伦兹曲线相交于一点J,经测量(此测量有误差,这里仅是举例示意),J点坐标为:X=72,Y=31。
直观可见:凡是小于等于J点的其他任何点,其斜率都小于等于0.43。而大于J点的其他任何点,其斜率都大于0.43。
由此推论:
假设以正方形来构建洛伦兹曲线,并且假定它是对称的,
那么,当基尼系数是0.57的时候,必有一条斜率为0.43的直线0K能与洛伦兹曲线相互等价(各自围成的相应面积相等),
并且,这条直线上必有一个点其坐标为(X=72,Y=31)。
而且,凡是小于等于J点的其他任何点,其斜率都小于等于0.43。而大于J点的其他任何点,在点J右上方的点,其斜率都大于0.43。
换言之,(1—J点的斜率)=基尼系数。
进而推论:
任何类似于上述J点的点,都有类似于0K的直线,都能确定相应的基尼系数。
那么,
如何确定任一基尼系数所对应的各自J点呢?或者,如何根据点的坐标与斜率来推测基尼系数呢?
这可以分别作出许多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从0.11—0.91,
进而分别测量出对应的J点坐标,
再列出基尼系数的J点分布表格,类似于数学上平方根的开方表。
那么,
就可以根据人口数量的变化、财富数量的变化,计算出斜率的变化,对照上述基尼系数的J点分布表格,来得出基尼系数了。
这可以是测算,也可以是估算。当然,数据越多,精确度就越高了。
具体操作如图所示,先从0点做若干条直线,计算各点的斜率,得出斜率变化情况,再对照表格,找出相应J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