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多讨论
论策划
现在大凡小事都讲策划。到底什么是“策划”。100个人眼中有101个想法。我认为策划就像一个指挥官,只不过是谍报人员的侦查,情报人员的分析,特战人员的行动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一个群体的集中。
做成一件事不外乎两点:把人服侍的体贴,把事情做得圆满。
如何伺候人?首先要有针对性的收集他的信息,从社交网络到朋友耳语,从生活背景到行为习惯。分析出最能打动他的话题或偏好。塑造自己,让自己融入他的圈子,投其所好,然后展现自己更优秀的一面。顺着他的思路做下去,关键是要有感情互动,和你独一无二的体验:比如男的就是兴奋,烟可以,酒可以;女的就是贴心,感到舒服等等。在此情况下引出一个爆炸点,让人耳目一新或者感觉很好。
如何把事情做得圆满?首先你得经历过,至少能懂。现在经常有人说浅尝辄止,把工作布置分解。但是怎么布置分解呢?这就体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要把工作分解为最基础的部分,并且设置可以执行的检测点。比如设计一个电池。不能说“你去找人咨询,设计一个电池”,可以说“你找张三问问,用以前的模型做参考,设计一个电池”,可以说“电池分为三个部分:电极,电解液,隔膜。问张三关于电极的东西,找李四关于电解液的问题,找王五关于隔膜的事宜”,可以说“电池分为三个部分:电极,电解液,隔膜。问张三关于电极的东西,找李四关于电解液的问题,找王五关于隔膜的事宜。对于在冬天使用,电解液很重要不能冻上了。”越细越好,但有人会说“其他人难道成为你的工具了吗?”。在这个工作上是的,但要交给当面布置,并要讲分析方法,让有学习的机会。检查布置的工作。就像是数学建模,在一堆问题中选出合适的参数,用可计算的方程式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考察一条是否拥堵。可以考察流量,不同节点的流量变化;也可以考查收费站收费状况,收费多少;也可考查服务区上厕所人数;也可考查垃圾桶数量等等。
经常是事和人交互在一起。要明确目的,明确眼下这个工作要达到的目的。提前做好预案,场面变了要及时跟上思路。例如现在开始吃饭,那么要尽可能烘托气氛,热闹;突然谈到项目,那么要合适的转折,突出重点的谈论项目,是经费?是技术?还是文笔?然后转到酒上,那就要拿得起放地下,站起来演讲,提杯喝酒,坐下聊天,动起来跳舞。
所以说做好一个“策划”很累,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