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906 5
2004-06-14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秘密★7天

统 计 报 告

第41期

国家统计局编 2004年4月21日

————————————

总体走势令人满意 结构问题让人担忧

——2004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总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信贷快速增长、部分行业投资过度以及电力、运输等行业的瓶颈制约加剧,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对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极为关注。在此背景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4月份进行了专门的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这一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50位经济学家[1],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评价和判断。

一、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表示满意,对经济走向持乐观的态度;预期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虽有适度通货膨胀,但通胀压力不大。

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调查显示,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6.14(取值范围在1-9之间),位于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的区间[2]。

近三成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好”,七成表示“满意”,没有人认为“差”,即期经济景气指数[3]为5.98,高于“满意”的水平(取值为5)。同时,45%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形势较去年同期“好”,52%认为“持平”,没有人认为“恶化”。

从需求的角度看,14%认为投资需求形势“好”,68%表示“满意”,18%选择“差”;18%认为消费需求形势“好”,64%表示“满意”,18%选择“差”;10%认为出口形势“好”,83%表示“满意”,7%选择“差”。

1/3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的经济形势会比现在“好”,2/3认为将保持“不变”,没有人认为会恶化,预期经济景气指数[4]为6.3,显示经济学家比较一致的乐观情绪。同时,25%认为投资会“好转”,64%认为“持平”,11%认为会“恶化”;32%认为消费会“好转”,68%认为会“持平”,没有人认为会“恶化”;5%认为出口会“好转”,72%认为会“持平”,23%认为会“恶化”。值得注意的是,近1/4的经济学家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出口形势表示担忧,49%认为进出口顺差会“减少”,33%认为会“持平”,18%认为会“增加”,认为“减少”的比认为“增加”的多31个百分点。

GDP将保持快速增长。对于今年的GDP,88%的经济学家预测增长8%以上。其中71%预测增长8.5%以上。数据显示,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数为8.56%。由此可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我国今年的GDP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预期适度的通货膨胀。80%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以消费价格指数计)会“上升”,20%认为会“持平”。估计全年的通胀率在2-5.5%之间,平均估计值为3.54%。89%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通货膨胀问题“不太严重”,11%认为“严重”,没有人认为“非常严重”。

半数经济学家认为应提高存贷款利率。关于未来6个月是否应提高存贷款利率,经济学家之间有分歧。略超过半数(51%)的经济学家认为存贷款利率应“提高”,44%认为利率应保持 “不变”。

认为美元高估的经济学家未超过半数。关于各主要货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否存在高估的情况,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分歧,认为美元高估的经济学家的比重相对较大,但未超过半数。45%认为美元“高估”,38%认为“合适”,17%认为“低估”;29%认为欧元“高估”,54%认为“合适”,17%认为“低估”。

预期外商直接投资形势良好。关于未来6个月的外商直接投资形势,41%的经济学家认为投资会“上升”,50%认为会“持平”,9%认为会“下降”,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32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学家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前景持乐观的预期。

预期国内股市价格稳定并呈上升趋势。关于未来6个月国内股市价格,47%的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价格会“上升”,49%认为会处于“稳定”或“波动”状况,只有不到5%认为会“下降”,显示经济学家对近期股票市场走势的信心。

二、困扰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长期问题,如三农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环境问题、失业问题等结构问题。

关于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严重程度排序,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严重的依次是 “三农问题”(7.31)[5]、“收入差距扩大”(6.96)、“环境保护”(6.87)、“能源供应紧张”(6.48)、 “失业”(6.16)、“潜在金融风险”(6.04)、“服务业发展滞后”(5.7)、“农村劳动力转移”(5.44)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得分都在5分以上。

严重程度居其次的依次是“缺乏熟练劳动力”(4.64)、“投资过热”(4.22)、“出口贸易壁垒”(3.78)、“缺乏国际竞争力”(3.76)、“公共赤字”(3.7)等问题,得分在3-5之间。

不过,在经济学家的心目中,“通货膨胀”(1.61)、“外债”(1.7)、“资金短缺”(1.98)和“需求不足”(2.21)等问题并不严重。

在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严重的前8个问题中,除“能源供应紧张”、“潜在金融风险”外的其它问题,基本上属于中长期问题,而且,基本上是结构问题。其中“三农问题”位居诸问题之首,说明经济学家的观点与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央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高度一致,同时也表明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和挑战性。

“收入差距扩大”、“失业”和“环境保护”、“能源供应紧张”问题的严重程度位居前列,表明经济学家对伴随经济快速增长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实际上也体现了经济学家对中央强调的“五个统筹”的高度认同。

“服务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严重程度较高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潜在金融风险”问题的严重性得到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表明经济学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比较普遍的危机意识。

数据显示,经济学家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过热问题,但相对于上述8个问题, 其严重程度并不高。具体来看,41%的经济学家认为投资过热问题“不太严重”,39%认为“严重”,18%认为“非常严重”。而对于目前舆论普遍关注的潜在的通货膨胀问题,在经济学家看来并不严重。

调查结果表明,经济学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示满意,对未来发展有乐观的预期。总的来说,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处于基本正常状况,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部分行业投资过度对总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可望通过适度的调控措施结合市场的自我调节得到缓解。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也许是有益的,尤其对求解当前的失业问题及人民币升值压力有一定的作用。

调查结果还表明,三农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环境问题等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长期协调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将中央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做好“五个统筹”,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问题的重中之重。

报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

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高法院院长、高检院检察长。

抄送:各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有关部门,总参、总政、总后、总装备部。

[1]参与调查的50位经济学家(以姓氏拼音为序)包括:陈淮、陈平、丁宁宁、樊纲、冯兴元、胡鞍钢、李泊溪、李善同、李天德、李晓超、李晓西、林兆木、刘宪法、卢中原、茅于轼、舒元、睢国余、谈敏、谈世中、汤敏、汪丁丁、汪同三、王广谦、王建、王珺、王小广、魏杰、吴晓灵、吴晓求、夏兴园、夏业良、叶灼新、易宪容、余永定、袁钢明、张承耀、张军、张曙光、赵凌云、赵志耘、郑京平、周立群、周天勇、周业安及6位匿名专家。

[2]对每位专家的每个问题的回答均赋予分值(个别问题如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冷热判断除外),其中,对回答“好”、“好转”、“上升”、“提高”等的正面选项的赋予9分;对回答“满意”、“持平”、“不变”等中间选项的赋予5分;对回答“差”、“恶化”、“减少”、“下降”等的负面选项的赋予1分。根据所有专家对于某一问题的判断得分进行平均即得到该问题的得分,取值在1-9之间,5分表示中间状况(即处于“满意”或“持平”等状况)。

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即期经济景气指数(见3)与预期经济景气指数(见4)的算术平均数。大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是积极的、乐观的,分值越高说明越充满信心;小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消极的、悲观的,分值越低说明越缺乏信心。

[3]即期经济景气指数为经济学家对当前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得分。

[4]预期经济景气指数为经济学家对未来6个月总体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得分。

[5]本次调查提出了“需求不足”、“失业”、“通货膨胀”、“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贸易壁垒”、缺乏熟练劳动力”“公共赤字”、“外债”、“资金短缺”、“投资过热”、“三农问题”、“潜在金融风险”、“服务业发展滞后”、“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保护”、“能源供应紧张”等17个问题,由经济学家对每个问题做出“非常严重”或“严重”或“不太严重”的判断。对选择“非常严重”的赋予9分,选择“严重”的赋予5分,选择“不太严重”的赋予1分。括号内为根据经济学家的判断平均计算的分值,得分越高说明问题越严重,可能分值在1-9分之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6-14 22:43:00
遗憾得很,我对这些所谓“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经济学家”总体上比较陌生!......汪丁丁、夏业良、易宪容.....就这些人,对宏观经济有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5 09:42:00
没关系。政府决策智囊就是尔尔。贴出来是让大家明白,转型经济当中舞台上各种人都有。但是人们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就会对这些人估价错误,结果反应到政策上就是混乱不堪。朱总理在社科院工经所待了一段时间,就号称是经济学家了。工经所有经济学家?所以,经济学家不过尔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5 10:02:00

搜了一下几位不太熟的:

李泊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部部长

李善同: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李天德:?

李晓超: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

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林兆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刘宪法: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宏观中心主任

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谈世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王建:国家计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

王小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

夏兴园: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叶灼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袁钢明: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

张承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赵凌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赵志耘: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财政室主任

郑京平:国家统计局发言人

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5 21:46:00

楼上的,看来我认识的“经济学家”比你多几个,熟念经济三百遍,不会出名也脸熟啊。混迹其间,得识无味人生,戏看众生之相,乐哉也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6-15 21:50:00
就是。好好写一部经济学界的老残游记,或者类似三言两拍的东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