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096 1
2014-11-12
外媒:中国央行注资无济于事 瑞银料明年三次降息

   



  FX168讯 周三(11月12日)外媒报道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微博](PBOC)自9月份以来对市场大量注资,但对推动经济增长基本无济于事,瑞银集团(UBS)因此预测中国央行[微博]将于2015年三次下调基准利率。

  报道指出,中国经通胀调整的利率已升至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而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率则放缓至7.3%,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最慢。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在过去2个月已向中国银行体系注资7695亿元人民币(6.1269, 0.0024, 0.04%),约合1260亿美元。



  瑞银集团驻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11月7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显而易见,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的流动性操作对压低银行借贷成本基本未产生任何作用,企业现金流将受到实际偿债成本攀升的束缚,因此中国人民银行需要下调基准利率以降低融资成本。”

  外媒报道进一步指出,上周中国人民银行确认,通过新创设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分别于9月和10月份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和2695亿元人民币,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

  汪涛表示,下调银行间借贷成本并未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因中国金融体系三分之二的信贷仍按照主要利率标准定价。

  中国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自2012年7月以来一直维持在6%,中国央行于2013年允许商业银行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但存款利率上限仍为央行3%目标水平的1.1倍。

  汪涛在上周二的电子邮件中指出,瑞银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5年降息三次,将政策利率下调至5.25%。

  然而知名外媒调查的分析师预期中值认为,2016年一季度末之前,中国央行料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2 23:37:19
中国的问题不在货币的流动性。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改革不够彻底,导致投资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真正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得不到投资,因此消费上不去,投资并没流向符合市场规律的实体经济,外贸更是靠不住。这些问题看似缺钱,其实是钱的投向结构不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