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401 2
2014-11-16
小弟刚刚接触行为金融,最近在阅读李心丹教授的行为金融学一书。
     在看到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时,注意到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和私房钱效应(House Money Effect)。前者描述的是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倾向于继续持有下跌的股票(偏好风险)而急于套现已经上涨的股票(厌恶风险)(P77);后者则是说价格降低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升高而价格升高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降低(P167),换言之投资者在价格降低时比价格升高时更偏好风险。这样一来,这两者不是自相矛盾吗?
      还请朋友们多多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1 12:11:37
碰巧李心丹老师就是我的恩师
这两个效应应该说都没有错,但是侧重点不同,或者说思路不太一样
你可以看到很多理论的结论是相反的,但不代表他们是矛盾的,相反他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有些人可能侧重于处置效用的心理,而另一些人可能偏向于私房钱效用
甚至某个人今天处置效用的心理强些,但明天私房钱效用的心理就占据了上风
行为金融是研究人的理论,因为人的心理指导行为,所以行为具有不可预测和多变性的特征,本身也具有多变的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4 23:19:29
见路不走 发表于 2015-3-11 12:11
碰巧李心丹老师就是我的恩师
这两个效应应该说都没有错,但是侧重点不同,或者说思路不太一样
你可以看到 ...
今天才注意到您的热心回复,太感谢了。我也在攻读金融的phd,不过对asset pricing关注多一点,behavioral finance才刚刚接触,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