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125 20
2008-07-19

刚才看了"一位留学生写给学弟学妹的真言!"

觉得有些地方说的东西太片面了

如果出国留学只是为了不同颜色的毕业证书的话,那不如在国内混社会.

换句话说,现在国外的大学是怎样的?

以加拿大为例子,几百人在一个厅里听课,老师不点名,讲完课,布置作业,回家. 每天如是.

上大学重要的除了少少的作业分数以外,就是期中和期末考试了,(一般加拿大大学的作业占25%,期中30%,期末45%)

所以就有了成天不去上课(因为多数大学不记出勤率,教授也没时间点名),只通过网上交作业,和去学校参加期中,期末考试.

在这样的环境下,拿到大学,研究生,甚至是硕士文凭又如何??(再者,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人专门做文凭出售的)

如果说出国能有收益的话,应该是学习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的态度,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还有办事能力. 这些都是课本上不会教给你的. 特别是对人和社会的态度,中国和外国有很大的差别.

再说说打工,

打工是一个留学生必定要走的路(不是在餐馆,快餐店之类的打工).

我说这话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老外不比我们聪明,但他们为什么经商就特别厉害呢? 关键在于公司的管理模式,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

而这些东西,最快的路径就是跟外国人一起工作,在他们之间自己感受和吸收

再者,留学,打工,甚至是平时的交友,都是累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方式,

而作为一个以后要自己发展的留学生,这些东西难道创业的第一天就存在吗?

留学圈是一个很大的集体,国与国不同,城市与城市不同,甚至大学与大学之间都有差别. 要说开的话就要很大篇幅

硕士,我还没读到,所以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个系统,

但是就我现在读大学的状况来看,我认为可以给要出国的学生们提的建议,最重要的一点是

生活圈的选择.

这是一个很复杂也很简单的东西,

复杂在,只有亲身留学过的人才明白,简单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故事

本人还在学习中,所以有些话说的过了,请大家多包涵.另外,有错误请指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19 08:41:00

同意,能出国的人,家里一般来说基础还是不错的。但也有可能是那种那全奖出去的牛人。我很支持楼主关于人脉方面的问题。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出国不仅仅是去拿证书的,更重要的联络全球所能联络到的人。这个世界毕竟是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12:40:00
到外面看看,免得坐井观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0 00:42:00
别人的意见只是个参考,得有主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0 07:10:00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都是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刚开始的是时候我和你们的看发也是一样的,觉得留学就是为了能方便的拿到那些证书,我也不知道别的国家的大学是怎么要求的。还没来英国的时候我也在想我想我花那么多的精力去拿个留学的文凭在这个时代值得吗 可是到了英国才发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样子,我是学金融学的 我们系每年多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挂掉的 所以在这里学习的压力非常的大,并且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什么交友或是以后发展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0 07:18:00
同意上面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