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大一开始接触经济学的,起初只是把它当作数门必修的功课之一来对待,所以并没有深入的进行学习,即便是以后考研也想考一些比较实际的商科类研究生。但是,在慢慢接触经济学并与其深交后,却发现了其无以伦比的魅力。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历,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启发。
带领我进入经济学殿堂的不是什么巨著,而是是里德的《铅笔的故事》,这是一篇很短的文章,它引起我对市场配置效率的兴趣与思考。
接下来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新凯恩斯主义者,曼昆教授并不急于将所有深邃的经济学概念灌输给你,而是重在启发你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培养你的经济学思维!
接下来,我并没有直接学习中级的宏微观,而是将时间用在通读经济学文献和一些经典著作上,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杨小凯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和《实证经济学论文集》钱颖一的《理解现代经济学》等等。通读这些文献与著作,可以使我们大致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使我成为了一名自由主义者!
通读经典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和思想,但是再看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遇到了瓶颈,产生的原因是自己并没有将基本功打好,于是又重新走上了正统的学习道路,老师给我指点了几本书,帮助我打基础: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还有就是格林的《计量经济学》和霍伊 利弗诺 麦克纳 里斯 斯坦格斯合著的《经济数学》,这几本书是核心教材,想学好经济学的朋友们必须学透这几本书。当然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也是要学的。
这就是我目前所学的,当然还没有接触到更深的层次,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数学功底太差,尤其是建模这一块完全是个的白痴,最近买了谢金星的《数学建模》狂肯,现在也总算小有成就,这里提一下,数学对经济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高代,和概率,这些数学工具对以后的深入研究很有帮助。
经济学的越来越数学化是个必然的趋势,将经济事件模型化规范化可以更有效地直指问题的核心,这就需要我们提出现实合理的假设,以及得出与事实相符的结果。
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够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