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7-22 11:27:00
以下是引用文献综述在2008-7-21 22:38:00的发言:这中区别意味着一种市场划分(不仅仅是三级歧视),因为两个市场都是均衡的,而且两个市场相互有沟通,但两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却有如此差别。

前面(包括以前)说过,“价格歧视”的提出,必须事先扣掉成本因素。“价格歧视”是“最后”一种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2 11:30:00
以下是引用文献综述在2008-7-21 22:38:00的发言:1、两地的价格差异在不同的两类商品上表现各异:日用品香港较贵,奢侈品香港较便宜。(肯定有反例,请不要抬杠,我只是说一般情况。)

(这里不是为了“举反例”与“抬杠”,问题是,什么才算“杂志”的“一般情况”)

杂志算日用品,还算奢侈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0:01: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7-22 11:27:00的发言:

前面(包括以前)说过,“价格歧视”的提出,必须事先扣掉成本因素。“价格歧视”是“最后”一种解释。

有点儿误会,其实我们意思一样。

我这段话的意思是,这种情况不单单是价格歧视,因为除了像“可口可乐”、“时尚杂志”之外,

还有很多商品是可以在两地之间自由流通的,所以首先应考虑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0:0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7-22 11:30:00的发言:

(这里不是为了“举反例”与“抬杠”,问题是,什么才算“杂志”的“一般情况”)

杂志算日用品,还算奢侈品?

我认为,对于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杂志肯定是属于日用品的。

“一般情况”的意思是,在香港肯定也有穷人,这样他们的日用品和奢侈品的列表,就不会和大多数人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1:49:00

关键是楼主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香港的雪碧和可乐价格,就上来评论一番。

知道香港超市雪碧可乐价格吗?8灌易拉罐这种卖19港元,折人民币多少?16块多而已。

所以偶很奇怪楼主说的12块钱一灌是哪儿的价格?不会是拿香港宾馆里面或者游乐场的可乐价格来和内地超市价格比较吧?

香港物价是高,但是主要是房价和服务行业价格高,至于可乐雪碧麦当劳肯德基什么的,价格差不多,性价比可能比内地还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3 11:53: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2:10:00
以下是引用davidbeckham23在2008-7-23 11:49:00的发言:

关键是楼主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香港的雪碧和可乐价格,就上来评论一番。

知道香港超市雪碧可乐价格吗?8灌易拉罐这种卖19港元,折人民币多少?16块多而已。

所以偶很奇怪楼主说的12块钱一灌是哪儿的价格?不会是拿香港宾馆里面或者游乐场的可乐价格来和内地超市价格比较吧?

香港物价是高,但是主要是房价和服务行业价格高,至于可乐雪碧麦当劳肯德基什么的,价格差不多,性价比可能比内地还高。


谢谢提供现实中的情况,我也怀疑楼主观察到的不是普遍现象,现象没有一般性,解释也就失去了一般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2:42:00
以下是引用davidbeckham23在2008-7-23 11:49:00的发言:

关键是楼主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香港的雪碧和可乐价格,就上来评论一番。

知道香港超市雪碧可乐价格吗?8灌易拉罐这种卖19港元,折人民币多少?16块多而已。

所以偶很奇怪楼主说的12块钱一灌是哪儿的价格?

不会是拿香港宾馆里面或者游乐场的可乐价格来和内地超市价格比较吧?

香港物价是高,但是主要是房价和服务行业价格高,至于可乐雪碧麦当劳肯德基什么的,价格差不多,性价比可能比内地还高。


楼主的报价是:

“同样是雪碧,只是包装不同,在香港要16港元,而在大陆只要3人民币,

矿泉水香港要12港币,大陆却只要2人民币。”

为何有着样大的区别,肯定有人的数据是错了。

上网查查。

http://www.bjmlj.net/mlj/10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3 12:44: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4:07:00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关税。如果两地自由贸易,没有壁垒的话,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可以举例看到从香港到深圳有许许多多的走私通道。其实象我们这样居住在深圳周边城市的人都知道,在香港和深圳两个城市的边界处就有很多居民是考帮人托物为生,他们的职业就是每天过香港关卡带几部手机过来,再过去再回来,这样象蚂蚁搬家似的来回带有限量的物品过关,以逃避关税。以此为例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两地的贸易是极为不自由的。差价的形成,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我们也知道香港是一个小岛,没有太多的农业,基本上香港内部日常食用的蔬菜都是大陆经深圳运输过去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的是深圳的蔬菜肉类等是比周边城市要贵得多的。这大部分的原因就要归咎于供求因素了。

    当然还有上面几位说的差别定价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贸易壁垒。综上所述,香港和大陆物价差距这么大其实并不违背经济学原理,而恰恰是经济学原理的最佳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21:39:00
这是个伪命题,价格只要存在于交易之内,就是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4 01:19:00

楼主应该回家好好学学经济学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4 17:11:00
根据资本论,每个行业都要获得平均利润,就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4 19:18:00
可楼是被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4 19:27:00

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11:12:00

抬高可乐 雪碧的价格 那么可以降低你的消费量 减少外国资本赚你的钱

香港的针对可乐的决策是正确的

难道让我们天天消费这些非健康食品吗

我国其他市场价格低是低 消费量大了 可是降低整个国民的身体素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11:21:00

我觉得是香港人的收入比较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6 12:36:00
不懂,希望有人能解释一下,但香港也有很多东西比大陆便宜很多的,如进口的很多电子产品什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6 16:13:00

这正好说明在香港的生活成本很高。人在香港不仅要喝水,还有消费其他东西。这一些加起来就要这么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6 19:27:00
我觉得虽然说香港和大陆距离很近,但是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体,港币相对人民币是高估的,我认为,汇率是有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6 19:31:00
你怎么不问美国的矿泉水为什么在中国那么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6 19:48:00

此起彼伏.

香港的衣服比较便宜。同样的衣服大陆就要贵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6 20:20:00
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汇率因素是一个。当然收入水平的差异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再次就是完全是开放的市场。香港本身没有什么实业的支柱产业。主要是金融和娱乐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7 20:47:00

区域经济结构,购买力平价,自然资源拥有,销售渠道,价格定价垄断程度不同,

造成的价格扭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8 09:51:00

应该是销售成本的问题~~

就好比你在五星级酒店吃饭点一瓶雪碧也要很贵~~

但是你走出五星级酒店到旁边的地摊上面买就只要几分之一的价钱

就是这样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03:38:00

需求是有限并且稳定的,16块钱是香港人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既然16块钱可以把水卖掉,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卖3块钱呢?套利可以影响供给却不影响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03:45:00
以下是引用huangdaojun在2008-7-28 9:51:00的发言:

应该是销售成本的问题~~

就好比你在五星级酒店吃饭点一瓶雪碧也要很贵~~

但是你走出五星级酒店到旁边的地摊上面买就只要几分之一的价钱

就是这样的道理,

与销售成本无关吧?五星级酒店的单一一种小商品——雪碧的销售成本绝不比地摊上高多少。之所以能高价卖出,还不是因为在那个价位该五星级酒店这个小“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并且在这个小市场还有垄断,有较高价格的接受意愿,毕竟对出入五星酒店的人来说,高价的饮料也无所谓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07:20:00

一、香港是自由港,一些商品是免关税的,而且销售税也比我们低,境内产品出口香港要退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所以一些商品如电器化妆品香烟等比境内便宜

二、生活必需品比境内高,应该是不同经济体的关税等管制的结果,否则的话,谁不去套利呢?肯定套利行为是存在着管制的障碍的

咳,版主怎么不拿出权威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12:00:00

再顶一下,希望可以看到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12:40:00
以下是引用wjun555在2008-7-29 12:00:00的发言:

再顶一下,希望可以看到结论

我认为我在14楼和55楼的分析,已经是正确的结论了,可惜现在的朋友一般只看楼主,然后就发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12:57:00
期待有热心人士把香港和内地的物价信息做一个对比,内地就取深圳,可比要好一些!
再期待专业人士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香港和大陆会有这样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9 23:58:00

楼主这个问题是平均化规律在起作用,已有经济学理论不能解释。比如有人说这是由于工资成本很高,这视乎很对,可是香港的工资为什么会高些呢?他们不能回答,如果他们要回答很快会说是因为矿潜水、书报、房价、地租在香港贵,循环论证了。

 

解释如下=================

 

一商品的生产率提高后其价格要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要因此而上涨,且降低总量与上涨总量相等。工资因此而上涨。这便是价格互动规律,亦称价格第一规律。该规律决定四种价格现象:

 

    ﹝一﹞凡长期发展较慢的部门﹝以生产和管理技术更新速度为依据﹞,其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如农业、手工业、建筑业。这是由于发展快的部门不断将多创造的价值无偿送给它们的结果。尽管这些部门的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提高的速度相对较小,其交的价值小于公家分给它们的价值,所以其价格只能上涨。

 

    ﹝二﹞凡生产方式相同﹝或相似﹞的商品,其价格在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低,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高。如火箭、理发的价格在中国比在美国低。这是因为其它部门的生产率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较高,它们向这些部门无偿提供的价值更多。

 

    ﹝三﹞随经济发展人们的工资不断上涨。如我们的工资现在比过去高。尽管人们支出的活劳动还是以前那么多,但是现在的平均生产率较以前高,创造的价值较以前多,所以人们的工资要不断上涨。

 

  ﹝四﹞同样的劳务消耗所挣的报酬,在落后地区和国家低,在发达地区和国家高。如美国的工资比中国高。这是因为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平均生产率较高,创造的价值更多,从而更多的价值形成人们的工资。

 

连接:

http://www.xslx.com/htm/jjlc/lljj/2003-3-29-13439.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