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628 6
2008-07-21

曼昆的一句话"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假设在只有两个人和两种产品(a和b)的经济里

第一个人分别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生产率是

a:3 (个/小时)

b:6(个/小时)

第二个人分别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生产率是

a:2 (个/小时)

b:2(个/小时)

所以,第一个人生产b有比较优势,第二个人生产a有比较优势

一、如果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后,按每天6小时,他们都将全部时间用于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设s是产量

s1=6*6b=36b

s2=6*2a=12a

所以,s=s1+s2=12a+36b


二、如果不进行分工,而是他们都各自生产这两种产品,按每天生产6小时计,假设他们都将时间平均分配到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设p是产量

p1=3*(3a+6b)=9a+18b

p2=3*(2a+2b)=6a+6b

所以,p=p1+p2=15a+24b


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后对产量的提高是比较s和p的大小吗?

如果是,怎么比较s和p的大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21 21:12:00

我认为:你的分析只是完成了一部分,还有最后关键的一步没有提及:贸易。

  正如你所说的,第一个人按照比较优势安排生产:s1=6*6b=36b=18b+18b,而就算是根据p1=3*(3a+6b)=9a+18b来看

他也完全可以拿36b中的18b和第二个人交换,由于第二个人用同样的小时数生产a和b的比是2:2,所以第一个人能从第

二个人那里换来18a的产量。这样一来,第一个人的总产量为18a+18b>9a+18b,显然产量提高了。

  再看第二个人,按比较优势安排的生产水平:s2=6*2a=12a,不按时p2=3*(2a+2b)=6a+6b,他也可以用6a换第一个

人的12b(同理),明显的6a+12b>6a+6b,意味着产量提高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析仅仅是单方面的分析,考虑一的时候假设二是不变的(当然这样只要其中一人的产量提

高了,经济总产量也是提高的。所以不影响结论)。而实际情况是贸易显然是双方同时进行的,anyhow,生产可能性边

界均是扩张了,所以提高了经济总产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1 23:22:00

第一个人怎么能从第二个人那里换来18a?

第二个人最多只能生产12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4 08:40:00

那就拿36b中的 12b来换12a,得到12a+24b>9a+18b,恒成立

呵呵 忘记了一天24小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4 11:30:00

12b换取12a
第二个人工作满一天也就12a的收入
第一个人确实可以满足
“12a+24b>9a+18b“

但是第二个人的收入却变成了
12b与6a+6b之间的关系了

我觉得,应该先确定a和b之间的交换比
以生产率来确定,也就是5:8
计为a:b=1:1.6

若以此比例来计算总量(b为单位)

第一种方式所得的总量为12a+36b,也就是55.2b

第二种方式所得的总量为15a+24b,也就是48b

也就是s>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3 15:35:00
曼昆的原话是“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量就增加了,而且,经济规模的扩大可以是每个人的情况更好”二楼和五楼的答案相加更合适吧,呵呵,我是这样认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