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8360 125
2014-11-19
华尔街之子——摩根

作者:琼·施特劳斯

编辑推荐
        琼·施特劳斯是美国最杰出的人物传记作家之一,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就和天才作家。她那富有想像力的敏感使她能够洞穿事物的本质,而她的过人才华使她能够把自己的发现生动连贯地叙述出来。
       皮尔庞特·摩根是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金融界的核心人物,也是镀金时代最有争议的公众人物。本书的完成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注入了自身的活力和自己对主人公的痴迷——摩根终于遇到知音。
        迄今为止关于摩根的最权威的传记。


内容提要
        一个世纪前,绝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刚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1913年他去世几个月后,联邦储备银行邓代了他所创建的私人金融系统,他是托马斯·爱迪生和安德鲁·卡内基的早期支持者,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密友(兼对手),也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民和德国皇帝凯泽·威廉的心腹朋友,同时也是数位杰出女性的好友。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也塑造着我们这个世界,然而在他去世以后,他还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赞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底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
        这是一部很久以来就应属于摩根的传记著作:它权威、详实地 描述了摩根其人,如果没有他那充满支配力量的意志,美国的金融和文化将与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这部著作文笔优美,并根据获得的档案资料历经十年才撰写完成,本书作者琼·施特劳斯是一位获奖传记作家,她生动地再现了摩根的生活以及摩根的时代,透过令人敬畏的外表,揭示出了摩根完整的人性。
        摩根的这本传记让人们重新审视美国经济崛起中银得家所扮演的角色。当时摩根从欧洲筹集资本,对破产的铁路进行重组,在经济危机稳定市场,并创建了多家大公司和金融机构,今天我们都认为是理所应当,不足为怪了。本书中那些惊奇的故事、生动的细节描述,让我们又回到了过去:摩根在哈特神速德和波士顿的童年生活,在瑞士和德国求学的经历,在纽约开始的职业生涯,还有摩根与他人的关系,其中有他那位令人尊敬而又严格的父亲,他深爱的任妻子和难以相处的第二任妻子。他的孩子,合伙人,商业伙伴,异性伴侣以及很多朋友,摩根同时又是艺术品收藏家,他为美国储备了珍践的历史财富,有绘画,也有文学作品。同时代的一位专家他称是“我们当今最伟大的收藏家”,他把大量的精力和超过一半的财力都花在了艺术品收藏上。
       施特劳斯这部非凡的传记著作不仅生动而新颖地再现了摩根的立体生活景象,同时也再现了美国镀金时代的文化和政治斗争以及社会冲突。
        本书中那些惊奇的故事、生动的细节描述,让我们又回到了过去:摩根在哈特神速德和波士顿的童年生活,在瑞士和德国求学的经历,在纽约开始的职业生涯,还有摩根与他人的关系,其中有他那位令人尊敬而又严格的父亲,他深爱的任妻子和难以相处的第二任妻子。他的孩子,合伙人,商业伙伴,异性伴侣以及很多朋友,摩根同时又是艺术品收藏家,他为美国储备了珍践的历史财富,有绘画,也有文学作品。同时代的一位专家称是“我们当今最伟大的收藏家”,他把大量的精力和超过一半的财力都花在了艺术品收藏上。

作者介绍
        琼·施特劳斯以她的传记作品《艾丽斯·詹姆斯》获得班克罗夫特美国历史与外交奖。她所写的随笔和评论曾被刊登在《纽约人》、《纽约时报图书评论》、《纽约图书评论》以及《新闻周刊》等杂志上,同时她还获得了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以及人类与艺术美国捐赠基金会的奖金。她生活在纽约城。

本帖隐藏的内容

学习资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879595-1-1.html


好书一起看:
分享帖子的‘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到QQ群或者微博,将截图(
含QQ群成员数字/微博粉丝数)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9 09:38:39
       这是一个充满摩根式梦想的时代。众多有心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已经滋生出孕育摩根生长的土壤,期望凭借着从J•P•摩根那里现学的资本运作及产业整合的方法热衷于充当行业战略整合者的角色,他们的做法大多是选择传统行业以及其中具有相对领先地位的企业,通过控股的方式成为新主人,从而借助该企业整合所属整个行业市场,形成行业领袖地位并提高整个行业利润率,直到通过资本市场套现获利,以此使自己成为中国的摩根。
  
  这个场面确实很象一个世纪以前J•P•摩根横行的那个时代,当时市场恶性竞争充斥,秩序混乱,有几百家钢铁厂、两三百家汽车厂,谁都不上规模,价格战横行。这个时候金融寡头J•P•摩根出面重组了这些产业,其的动作是利用资本的力量将所有的钢铁厂重组成一个全国性的钢铁公司,利用非市场竞争的机制调节了产业结构。这些成了渴望成为中国摩根的有心人们行为的准则。
  
  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照猫画虎进行大动作的中国摩根们却没有取得J•P•摩根当时的丰功伟绩,而都纷纷出现了各种水土不符的症状。以战略投资者自居的德隆唐氏兄弟如今已经从“行业整合者”沦落到“被托管者”的角色;以120亿人民币跑马圈地的华润宁高宁正面对大规模并购之后的整合步履维艰;那位控制制冷剂、冰箱和客车3大产业的顾雏军先生正被股市乌鸦郎教授以 “涉嫌骗取国有资产”为由揪住不放而要对簿公堂;勤奋好学的复星郭广昌因为吃的太多消化不良,而要采取瘦身计划减轻负担。似乎中国的摩根们没有取到真经,为此我们通过美国知名传记作家琼•施特劳斯撰写的《华尔街之子---摩根》一书,来参拜摩根的真身。期望能够使得那些梦想成为中国摩根的人们从中获得启发。
  
  首先,在一个世纪前,摩根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美国建国以来最至关重要的重大变革:从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在这个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的时期,美国的制度与结构并不健全,在当时摩根作为世界上实力的银行家还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美国没有中央银行的时候,摩根担当着美国资本市场监管员的角色,解决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对维护美国市场的稳定发挥了超乎寻常的巨大作用。而现阶段的中国虽然充满了机遇,但今天企业生存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决非摩根时代能够同日而语的但今天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复杂局面已远非摩根时代能够望其项背的。
  
  其次,摩根本身就拥有财团家族的背景,并能够从欧洲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抓住机遇对即将破产的铁路、钢铁等当时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进行整合重组,通过资本的手段进行行业整合,减少过度的市场竞争,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而遍观中国摩根们都缺乏金融家的背景,其掌控资本能力、筹资能力与摩根相比相差甚远。而且现时的中国金融领域是计划经济色彩最浓的领域,做为民营企业很难从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行业整合式的快速发展。而这些中国摩根在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求快速发展就会使用一些具有原罪色彩的中国特色手段,例如德隆那样总是希望借助杂技式的方法来筹措资金,玩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大量的资金被调配于庞大体系中。最后因为资金链条的紧张直至断裂。再者,摩根聚集了大量有能力的合伙人(职业经理人)来与他共同创建了由多家大公司及金融机构组成的摩根帝国。而中国摩根们出现了有能力并购没能力整合的局面,就象华润一样,虽然它在未来产业的重组方面会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因为他缺乏相应的人力储备,文化底蕴,管理、技术、品牌等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条件。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摩根能支配整个国家的财富力量给当时的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恐惧,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去世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制定及执行,从此少数银行家可以掌控着重工业和大公司,既是这个行业的运动员,也是裁判的时代从此宣告完结,从此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金融家能象摩根这样发挥重要的作用了。实际上并不仅仅如此,那些致力于行业整合的中国摩根们的前景不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光明,路程也没有那么顺利,而且他们期望摩根再现的景象最终只会是一种幻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09:38:40
       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认真地细读了一下这本在总多摩根传记中比较有好评的一本,之所以花费这么多时间来看这本书,不是因为想把它当作一本成功学,或者说立志学的书(作者的行文方式也不能把它看成一本成功学著作)而是自身对摩根这个金融大鳄的好奇与从某种意义上的欣赏。
  
  单从现在摩根公司来说都是件让很多对金融行业不太了解的朋友感到理不顺头绪,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之间的关系更是要从长计议,这更让我对摩根银行这个刚开始的雏形深感兴趣。原来摩根的老爸开创的摩根银行是在伦敦,并且老摩根致始至终都主要掌管着伦敦方面的业务,而当时的摩根银行叫做JS Morgan, 而现在我们所熟知的JP Morgan其实是小摩根一手打造出来的。
  
  好,这方面的东西点到为止,真正想说的还是约翰 皮尔庞特 摩根这个人, 摩根的形象随着阅读的深入,慢慢在我脑海里面清晰,开始比较突出的是他那标志性的大鼻子,和那比较暴躁的性格,读到后来这个角色才更加鲜明和富有人的特性,而不是那种传说中的人物。尽管至今他还是位具有争议的人物,但我还是深深地被他那被追求自身信仰的实现的强大责任感而深深的折服与感动,是那么的亲切与爱戴。就如他一位朋友谈到“他对于自己生前所关注的一切事物,几乎都充满了一种责任感。”他的一生都在战斗,他不喜欢读书,也没有演讲天赋,而且总带有几分腼腆又不善辞令,他做事情的方式不是说可以如何,能够如何或是应该如何,而是说他将如何!!他洞察力非常清晰,但他的语言表达又缺乏逻辑。尽管他在表面上或许是粗暴的,其实他的确非常在乎人们都他的看法,但是他从不企望得到普通人的赞赏,也从不因遭到反对而改变自己的道路,他无法放弃他平生所做的事情,也同样无法作更多的解释。就像他常说的那样,他只不过做了他所应当做的事情而起。而这些在他看来应当做(比如组建大型托拉斯,而在别人看来是种威胁)的事其实一直是由他从小到大的一种价值观信仰所驱动,
  
  看到摩根将要去世的最后的岁月,不得不让我感到自己回去到了1913年左右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人之将死言也善”在这位一生彪悍而少有解释的强权人物将要坠落的时候,他迫切的希望能够向世人表明,在他一生当中,他从来没有明知故犯第做过任何一件错误的事情。这位神经无比强大的金融俾斯麦在最后的时光彻底疲倦了,他经常说感觉“像要垮掉了”“已经彻底厌倦了,什么事情都作不成了”当他因为失望而陷入绝望时,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在当时美国社会的反托拉斯浪潮的冲击下,摩根思想意识体系的冲突碰撞让他怀疑自己认为正确的信念是否从开始都是个错误,加上公众对摩根所坚持的价值观念的冷嘲热讽,都导致他的死亡。要知道,摩根一生的事业都是在那些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
  
  在他身上很容易感受到一种钢筋混泥土一样的执著,有时候显得有点固执,但是正是这种对自己信仰的坚定和执著追求,让推动摩根在身边多少助手由于工作的压力而患上神经衰弱而不得不退出工作后,自己仍然像铁人一般地工作,这样的执著不得不让我钦佩!!
  
  由于源于摩根的资料有限,他的很多动机都是推测,总之人都是复杂的,摩根也不例外,也许摩根与很多世事先哲比起来内心并没有那么的强大。有人把摩根,拿破仑称为超人级别,因为他们从不说“我想要”,“我想要”必然会引发“我是谁”这个问题。而他们只会说“要”。如果是拿破仑,他会说“要欧洲”,如果想要妻子,他会说“要妻子”。如果是摩根,他会说“要波提切利”。他从来不说“我”字,但如果你能看透他的内心,你就会发现真正的恐慌与空虚。
  
  与其说他是座金融史上的丰碑,还不如说他是一个带有点点悲剧的正常的人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09:38:41
       110万字,用了十余年事件写完,引用Professor Xu曾经说的话,叫薄皮大馅,印刷字体很紧凑、充实,不想有些书可以当做草稿纸。和文字相比,里面的图片就显得过于简陋了。在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同时,也不禁感慨,贵族阶层对社会所肩负的重任,一代一代地被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精英阶层始终有一部分的人物为了国家、为了社会的进步在奉献着。摩根的书房放着一块铭文,用普罗旺斯语写到:Pense moult, Parle peu, Erics rien,意为,深思、慎言、不留文字。有关他的信息很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可以说他不善言辞。或许评价他是聪明且不善言辞的人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晚年的法庭辩论中又显得机智过人,虽然那时他的记忆力开始衰退。在金融的流动中没有迷失自己,或许和他的“纯粹”有关,在一笔笔生意签订的同时,也在考虑着国家、考虑着投资者。正如斯特劳斯所说,对岌岌可危的ZF或银行,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还是将他们淘汰出局?控制通货膨胀的途径何在?……ZF应当怎样以及何时来干预市场?20世纪初的时候,要梳理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担负责任的应该是美国财政部、司法部……以及世界银行。而在19世纪结束的时候,主要是摩根凭借自己的力量,担当起了他那个时代的重任,其努力的结果,纷繁负责并充满正义的程度可想而知。
  摩根传也可以被看做是一部美国近代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在那些熟悉的历史事件和熟知的历史人物中,摩根对他们起到如何的影响?在书中可以一一找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09:41:25
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09:45:44
赞![victor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