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24 0
2014-11-20
10月棉花反弹的原因:(1)停止抛储,9月到明年3月底停止抛储。(2)不增发配额。(3)传言委托相关企业14000收购。(4)9-10月青黄不接,新疆新棉推迟上市,阶段供应不足。

目前的下跌:新疆棉产量400多万吨,机采棉比例40%,大概180万吨,北疆全部机采棉,手摘棉比机采棉便宜500-1000,郑州盘反弹的时候,外面维持在65美金左右震荡,没有跟涨,跌破60美分后,整个市场预期进一步恶化。对于底部的判断,(1)看内外价差,1500-2000相对合理,国内企业影响不大。(2)看ICE能在哪里止步。棉籽加工企业平均加工成本在13000-13500,跌破13000,加工企业陷入亏损。     


对于2015年棉花的判断:(1)向下调整。主要逻辑在于,最近几年,全球棉花供需过剩,每年都有结转库存。中国由于收储,过剩更严重。对于2014年,新疆产量400万吨,内地200万吨,预计620万吨左右,加上进口100万吨,大概在720万吨,消费方面,各家机构预测不一,而且没法事后验证。普遍预计在650-850,折衷在700万吨,14年也是相对的平衡,但是庞大的库存,还是供应过剩。(2)如何调整与平衡。判断ICE底部50-55美分,低于50美分的可能性低,主要逻辑在于考虑全球的种植成本。按照内外价差结构判断国内在11000-12000之间。(3)关于直补,直补取代收储,提高国家资金使用效率、缩小内外价差、使得棉花更为下游接受消费。(4)关于具体的节奏,参考ICE、现货电子盘、明年3月种植意向与直补政策等消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