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内的选拔机制,一般都是以省级职业队为主体,从年轻运动员10-12岁开始选拔少年队球员。
这样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们的国民运动的基础和资源还很缺乏,很难有大量的年轻人,
能够在低水平的训练中得到专业的指导、保护和营养。
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样训练的结果,会使大量“平庸”(相对)的运动员很快的提高水平。
而真正有实力、悟性和对运动有热情的选手,是无法和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相抗衡的。(短期内)
这就要求,选拔人才的教练,不但要有真正的公平,还要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在目前的体育界,这样的教练实在是不多。
就算是有吧,他们手里的资源还是有限的,当一个马上就能出成绩的小运动员,
和一个有“潜力”的小运动员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会选谁?
我想大家都明白吧。
这就是为何中锋可以选出来,但后卫却始终无法选出高水平的原因:
中锋的身高决定了他的“潜力”是可以被更清晰的的传递的,而后卫的,
则只能从同样的训练之后的上场表现来决定。
我想,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强行规定,职业队青年梯队,
后卫必须要求有小身高(195以下)的,必须和初高中队伍定期进行同训和交流。

其实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