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51 18
2014-11-29
   “资本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钝化了马克思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的锐度,缓解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关系,消除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近二百年以来的隔阂。
   一.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
   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五花八门,这些定义没有正确地阐明生产力的本质,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并非一致,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在这里阿德把以前生产力的定义全部发展和革命掉,提出新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可见,能够创造财富,或者参与创造财富,或者为创造财富提供了条件的要素都是生产力。例如: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直接创造财富,是劳动力;厂房参与了创造财富,或者为创造财富提供了条件,也是生产力。
   二.资本是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资本是生产力。
  一个企业要进行生产,要有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厂房等。生产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可见,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厂房等都参与了生产,都是生产力;资本就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厂房等。因此,资本是生产力。
   三.资本是第一生产力。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都把劳动力当作第一生产力,人为的扩大了主观意识,从而导致浮夸风盛行一时。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科学技术列为生产力,这也可以计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吧。小平同志不仅把“科学技术”列为生产力,而且列为第一生产力。于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滋润着大江南北,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实效。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提出是客观认识生产力的里程碑。随着我们的研究不断的深化,需要再进一步认识生产力,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如今,我们提出“资本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有理有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资本处于主动,劳动力处于被动。
   在一个企业中,资本家对应资本;雇佣工人对应劳动力。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只有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是资本家一手敲定,处于主动地位;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等,都是由资本家支配;雇佣工人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资本可以改变和提高了劳动力水平。
   1.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存在于活的健康的人体中,是社会生产的永恒条件。一个普通的劳动力叫做普通工人,或者叫普工,一个掌握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叫做高级雇员,或者叫做工程师。可见,工程师=劳动力+科学技术+劳动技能。雇佣工人可以自我“投资”,改变自己的劳动技能,从而由普通工人变成高级工程师。这种自我“投资”所付出的货币就是资本。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里所讲的资本是广义上的资本;而资本家建造工厂付出的货币,这些资本就是狭义上的资本。
   2.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对劳动力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一些企业单位投入大量的资本用来培训员工。目的就是:适应企业成功转行,适应操作先进的机器设备等。可见,企业提供资本培训员工,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技能。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台新政策,招商引资,其目的就是在于提高本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三)资本包括科学技术,包括劳动技能和先进的机器设备。
  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而言的。科学技术是要通过运用于生产实践,从而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第一次确切地指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地位。科学技术就是由劳动技能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组成,而这些劳动技能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就是由资本直接和间接转化而成。
   (四) 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
   1.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不仅处于主动,而且是整个企业生产的首要条件,是一切的一切。也就是说,资本是剩余价值产生的首要条件,没有资本就没有一切。在社会化大生产劳动中,资本家握着大量的货币资本,以便建造工厂,购买生产工具、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这是生产的首要条件,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这个先决条件,雇佣工人才有发挥才能的地盘,才能生产出产品,才能产生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足够的资本。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达到这个效果,企业就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购买先进设备,提高员工的技能等。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应延长而生产出来的。可见,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这时才能出现超额剩余价值。因此,只有不断地投入资本,购买先进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样才能产生超额剩余价值。
   四.企业的收入并非是剥削,而是“资本作为生产力损耗后所量化的应得利润”。
   如果我们把劳动力、科学技术、资本等都看作是生产力,那么一个企业实质就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生产力为单位形成的组合,企业生产的过程就是所有微小的生产力耗费的过程。既然劳动力,科学技术和资本都是生产力,都是生产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利润的分配就是由劳动力,科学技术和资本所代表的生产力的损耗量来决定。工程师就是由普通工人(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组成。那么,工程师所代表的生产力单位数量就要多于普通工人;同理,同样工作一个月,工程师比普通工人耗费的生产力单位数量要多。因此,工程师的工资(或者说是利润)要比普通工人高。所有的企业生产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工人获得了工资,工程师也获得了工资,那么,企业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利润。可见,这种由劳动力,科学技术和资本所代表的生产力的损耗量来决定各自的利润的原则就是生产力损耗的量化利润分配制。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是由企业所代表的生产力的损耗量来决定的,而并非像马克思所说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是雇佣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五.“资本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钝化了马克思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的锐度。
   (一)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一项伟大发现,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剩余价值实质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工人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剩余价值规律。可见,资本家所获得的,正是雇佣工人所失去的。在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获得的越多,工人失去的就越多;反之,工人要想获得多一点收入,资本家的收入必然会减少。从而煽动资本家与雇佣工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只要是存在雇佣劳动生产制,就必然榨取剩余价值,就必然存在剥削。这种错误思想流行了进二百年,是因为人们没有把资本当作生产力看待,而且一味地强调只有劳动力才是生产力,从而忽视了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以外的生产力也在发挥作用。
   (二).“资本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为生产力损耗的量化利润分配制提供的理论基础,是认识领域的一场革命,将是政治经济学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资本是生产力”和 “资本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提出,发展了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里程碑,是我们重新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钥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9 15:56:3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9 15:59: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9 16:06:10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16:19:57
回帖是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16:34:44
  生产力不会分为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划分。

  生产力就是生产力。


  将生产力划分第一、第二是东施效颦。以讹传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