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274 0
2014-12-02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以下是各地发展教育改革的做法:  
广东省:教育体制改革经验  
1、学前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加强科学保教,着力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2、义务教育。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到2015年,公办完全小学、初中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力争到2017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到2017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达100%。  
3、普通高中教育。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分期分批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实施“1+ 5” 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出台新一轮深化课程改革意见,启动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基地建设,探索特色化发展导向及评价新路径。到2018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职业教育。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示范省。建立职业院校标准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现形式。建设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职教集团,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技术应用中心,共建专业与课程。到2018年,建成现代职业教育示范省。  
5、高等教育。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健全高校分类定位标准和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分类评估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的类型和层次结构,积极开展学位授权动态调整试点工作。大力加强高校“四重”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到2016年,所有高校制定并完善大学章程。  
作为一座人口稠密的移民城市,深圳在解决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上任务艰巨,而这一重担也压在了基数较大的民办学校肩上。为破困局,深圳走出3步棋:实施民办义务教育学位补贴、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和民办中小学优质办学奖励资助。实现了在解决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减轻家长的学费负担。  
重庆市:开展教育改革试点中小学校长将交流轮岗  
近日,重庆市教委出台《关于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各区县、学校2014年教育改革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市2014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分为市级、区县和学校三个层面,涉及中小学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试点、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中小学立德树人改革试点、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试点等24项内容。  
广西:将开展五项教育改革  
一、学前教育——将新建公办幼儿园590所,2014年该区将采取三项创新措施。  
1、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2014~2017年,全区将新建公办幼儿园590所,其中有459所将建在乡镇。2014年当年,将新建80所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20所县城(城区)公办幼儿园和改扩建100所城区公办幼儿园。  
2、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制定相关认定标准,建立奖补制度。例如,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改扩建的城区、县城公办幼儿园,每所给予400万~600万元补助,每所乡镇公办幼儿园给予200万~400万元补助,改扩建城区、乡镇公办幼儿园每所给予50万元补助。给予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和自治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20万、5万和3万元。对达到自治区一星级以上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从2014年秋季起按照在园幼儿数给予生均每学年200元的补助。  
3、建立“优质优价”新机制。对达到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和自治区三星级、二星级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班,其保育教育费最高收费标准可比同辖区同等级的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分别上浮50%、30%和20%。  
二、中职教育——县级中专学费全免,2014年,该区将启动各县新型中专建设。  
1、完善中职资助政策,实现“上学免学费”,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读县级中专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部免交学费;对家庭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500元生活补助;对继续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000元学费补助。  
2、完善学生就业和升学的“立交桥”。例如,鼓励县级中专通过“送教上学”开展初中职业教育渗透;鼓励县级中专采取“2+ 1” 模式与普通高中融通办学;鼓励其以“1+1+ 1” 模式与城市职业学校联合办学;鼓励其以“2+ 3” 、“3+ 2” 等模式与高职院校贯通办学等。  
3、完善中职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激励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等。  
三、义务教育——消除“超大班额”现象  
2014年,全区将新建中小学80所,改扩建学校700所,使上述现象得到明显缓解。同时,自治区教育厅下放审批项目,不再批复下达中小学基本建设项目计划,而是由各地根据中小学建设基本项目库,按要求自行安排项目,在资金下达3个月内报送自治区教育厅备案。这项改革可以使项目建设至少提速一个月以上。  
四、以扩量提质为重点,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突破。例如,推进实施特岗计划,大力补充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和中职教师),加大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向培养,招收3000名定向师范生进行免费培养;加强教师培训;启动补助计划,建立激励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完善教师招聘管理等。  
五、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实现高校分类发展新突破。例如,启动高校分类改革管理新机制,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为核心,编制广西高校的发展定位规划;促进新升本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推进该区新升本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  
甘肃教育厅:从五方面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甘肃省教育厅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收费、推行“阳光职称”、推进高考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建平安校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8个方面向社会作出了郑重承诺,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逐项分解,明确目标、措施、责任领导,以及承办部门和整改时限。  
二、结合教育系统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省教育厅狠刹行业不正之风,向全省教育系统下发通知,禁止教师收取家长、学生的礼物、礼金和有价证券;严禁中小学教师在分班、调整学生座位时“吃拿卡要”。此外,省教育厅还集中开展教育行业乱收费专项整治,对省属高校、厅直学校、有关社团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查处各类违规收费案件34起,违规收费398万元,对35人给予处理。  
三、针对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甘肃省教育厅出台一系列举措应对:深入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严禁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并组织了4次专项督查,纠正查处了一批违规补课行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通报处理;成立甘肃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进一步规范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严禁以中(高)考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地区、学校、教师进行排名和奖惩。  
四、面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结合该省出台的《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0—2020年)》,甘肃省教育厅对该省未来几年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并建立了以优质学校为主体联合或兼并薄弱学校的机制,在同一区域内打破校际界限,实行教师双向交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资源学校的办学实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针对多地开展的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的工作,省教育厅将会同省财政厅对已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13个县给予通报表彰,并根据各县补助教师人数和补助标准等因素给予奖补。王嘉毅还表示说,省教育厅通过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提升机关效能为开展工作提供保障,通过减程序、减要件和审批时限等方式,省教育厅的行政审批程序整体压缩了30%。  
湖北省:从四方面推进教育改革  
1、通过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信息化省级试点工作,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几年湖北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力争到2020年,使湖北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2、在尽快编制好《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2014年要完成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平台建设任务,重点支持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70%的乡镇以下学校实现 10m 以上宽带接入(“校校通”),80%的教学班实现“班班通”。  
3、在基础教育领域,实现全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同步研训课堂”等形式,保证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职业教育领域,启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训平台建设工程,采取政府投入、校企共建共管的合作模式,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在高等教育领域,重点是支持华中师大牵头组建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探索联盟内高校学生跨校网上选择课和学分互认。同时,制定政策,引导高校开发在线开放课程(mooc)。2014年,各省属高校省级协同心至少要开发一门优质在线课程并面向省内高校开放共享。  
4、湖北近期将以省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并从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促进高中阶段普职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等方面入手,通过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人才成长通道,促进中职与高职纵向衔接,推进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成都市:从四方面推进教育改革  
一、缓解“入园难”新增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60所  
2013年,成都市新增公益性幼儿园169所,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达824所,学位覆盖率成都市为70.6%,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成都市公益性幼儿园全部达三级园以上标准,13万名成都户籍幼儿享受财政补贴。  
二、破解“择校热”非正常跨区域入学控制在10%以下  
针对教育部日前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将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把学校非正常跨区域入学控制在10%以内。  
三、教育国际化评选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教育国际化进程要求快。成都市2014年还将开展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的评选工作,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国际部管理。尤其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十二年免费教育可能向学前教育倾斜  
近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指出,要探索实践十二年制免费教育。在5日的成都市教育工作会上,有关领导表示,可能会向学前教育倾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