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1-15 22:01:00

正版的确实买不起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5 22:48:00

比如一辆高档的车,你买不起,就可以去偷去盗了吗?软件道理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13:29:00

来学习下.

看各位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0 16:25:00

貌似很多张五常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0 17:33:00

如果杜绝盗版,那么软件就会很便宜。微软的软件贵,主要原因是盗版严重。
-----这样愚蠢的结论也出来了.薛是猪头.连垄断这个词也忘记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4 21:32:00
对定价的研究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5 14:22:00

我们来看看楼主的逻辑问题:主贴说“不管成本是大是小,只要付出了,就不再是成本,而产品定价的一般准则,永远是‘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其问题一是,“就不再是成本,而产品定价的一般准则”是一对矛盾,因为成本论认为成本决定价格,这种决定是指宏观而言的,如果具体到每次商品交换,则这种决定只起参考作用——即定价一般准则。显然楼主是这样理解的,批判时将成本决定价格当成了成本最终(或者全部)决定价格来理解,这是歪曲的理解,于是就有上面那段自相矛盾的说辞。

——————————————————————————————

请记住:历史成本不是成本

在你作出投资决策前,一切的成本都是成本,你只有预期到收益能超过成本才会作出投资决策

但如果你作出了决策,已经下了注(比如建了厂房,买了机器),那样这些成本就不应该考虑了,你只能看你的产品能买多少钱就算多少钱。

比如你投资了一棵苹果树,你是预期收成的苹果卖的价钱有得赚才买吧,这时你要考虑成本了。但如果你已经买了后,你就不能看买苹果树的那笔钱了。如果苹果价钱贵,你就会多赚一些,如果价钱便宜,哪你只能赚少一些甚至于亏钱。这时候你决定要不要摘苹果拿出去卖,就只能看一下卖的钱够不够补偿摘苹果的劳动力,如果能,就摘,卖得一点算一点,如果还不够补偿摘苹果的劳动力,哪摘也省下了,任苹果在树上熟透自己掉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6 13:44:00

受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6 14:55:00

说得不错,最近的生活中遇到的情况确实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2:01:00

需求关系决定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4 08:40:00
定价 看楼主的文章 给人的感觉是 定价只受一种因素的影响 那还有别的因素能影响定价吗? 谢谢 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09:11:00

最后文章怎样过渡到两段的,我有些看不大明白

假设盗版横行,我愿意出的价格是5块钱-- --也就一张光盘的成本价加小贩的利润,这点钱甚至不到微软复制一张光盘的边际成本,于是正版就在个人用户市场绝了迹(需要强调的是产品一旦离开生产线其价格就和成本脱钩了并不否定企业生产前需要做成本预算和可行性分析)

而企业用户市场微软还能卖出去是因为企业用户市场一定程度上是和个人用户市场隔离的,隔离的原因就是企业使用盗版成本高过使用正版(当然微软不可能漫天要价,否则一旦企业使用正版的成本超过使用盗版的成本,微软的盘就卖不出去了)。

假设现行的正版价(在企业用户市场,假设个人用户市场因为盗版的存在没有正版价)是1000块,而如果盗版绝了迹,正版就不能卖1000块了?我看这个未必,因为没有人知道个人用户在没有盗版可选的情况下愿意出价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09:19:00
蓝田是最近的张五常?你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5 21:28:00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51: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8-8-12 22:41:00的发言:

今天下班,骑车回家。

途中,发生多个卖西瓜的摊位,全是用拖拉机装着,一车车的西瓜在卖。每家,开价格很是不同,有2元一斤的,有6毛一斤的,也有3毛一斤的。还有一家,是按个卖的,开价是2元一个,3元2个。

为何有这种种不同的价格与计价方式(按斤、按个),你要是去买西瓜,你会怎么买,道理何在?

这要看个人的道行:你对西瓜了解多少是基础。也就是 看质量和重量。即使按个卖肯定也考虑到单价的问题了,重量上调节吧。低价位的未必是“柠檬”,完全出于竞争也是可能的。一般当大量出货的时候(n量车),质量不会全差吧,所以条重量大的差不多会赚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1:22:00
以下是引用ljc3c在2008-12-17 9:19:00的发言:
蓝田是最近的张五常?你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09:55:00
分析的有道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09:26:00
en ,楼主有想法,,很受用。。。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9 23:07:00

定价是产品生产者给出的价格,他愿意定什么价就定什么价,不过正常人会定一个他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价,要是他心情好,也许不要钱都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19:34: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12-17 9:11:00的发言:

最后文章怎样过渡到两段的,我有些看不大明白

假设盗版横行,我愿意出的价格是5块钱-- --也就一张光盘的成本价加小贩的利润,这点钱甚至不到微软复制一张光盘的边际成本,于是正版就在个人用户市场绝了迹(需要强调的是产品一旦离开生产线其价格就和成本脱钩了并不否定企业生产前需要做成本预算和可行性分析)

而企业用户市场微软还能卖出去是因为企业用户市场一定程度上是和个人用户市场隔离的,隔离的原因就是企业使用盗版成本高过使用正版(当然微软不可能漫天要价,否则一旦企业使用正版的成本超过使用盗版的成本,微软的盘就卖不出去了)。

假设现行的正版价(在企业用户市场,假设个人用户市场因为盗版的存在没有正版价)是1000块,而如果盗版绝了迹,正版就不能卖1000块了?我看这个未必,因为没有人知道个人用户在没有盗版可选的情况下愿意出价多少

他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盗版软件价格低,替代了正版的,要是没有盗版的,正版软件,企业如何“猜”到你愿意出100元买,他也会卖给你的,因为企业的成本低于100,企业是能赚多少赚多少。

还是按照竞争定价的思路来说明的,盗版软件在竞争中胜了正版的,是一种供给竞争增长,产品价格下降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15:21:00
haod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2:18:00
糊里糊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23:28:00
是价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3 09:34:00

——不是。如果赚的钱多了,那要么地租就得涨了,要么工资就得涨了,要么都涨,反正没有剩下的。经济学就是这样倒过来看的。

如果经济学真的是这样看,那么经济学就脱离实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3 09:36:00

过去看过很多薛的文章和书,觉得他把人的经济生活太简单化了。旧文一篇:

全成本经济学
——及“旁观者经济学”和“当事人经济学”
黄佶

  在春节外出旅游的长途火车上,先后看了两本书:薛兆丰的《经济学的争议》,何新的《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前者鼓吹绝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解决问题往往只需一招:政府停止管制;后者则坚定地要求政府发挥作用。两个极端,针锋相对。如果把二位请到一起,面对面地辩论一次,这场电视实况转播的收视率一定极高。

  在某些问题上,二人谁对谁错是很清楚的。例如何新认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应该保留;薛兆丰则指出:既然是救济,把钱直接发给下岗工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养一群无能的厂长和主任,维持不能创造利润的厂房和机器。显然,何新没有认识到:关闭国有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不能创造利润,反而是一个个吞噬国家财富的无底洞。当然,他强调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

  薛兆丰解决问题的招数充满自信,读起来令人痛快和乐观,但又让人不由得嘀咕“真的会有这么简单吗?”

  在隆隆的车轮声中,我发现,薛兆丰的问题也许在于他只考虑了经济方面的“全部成本”,但是,经济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个“全部成本”还应该包括政治方面的成本。

  例如,大幅度提高火车票价可以彻底解决买票难问题(此次春节旅游我深受买票难之苦),但是,大批民工因买不起火车票无法回家乡过年,滞留在举目无亲、寒风萧瑟的大都市,看着别人阖家团圆、热热闹闹,会不会心理不平衡、弄出点事情来?

  提高票价使外出旅游的城市人买火车票时轻松潇洒了,却增加了城市里的不安定因素,使绝大多数在家过年的城里人有可能过不好年。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全部成本”反而是提高了。

  利用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很多非经济领域的现象,例如爱情和婚姻等,“经济学帝国主义”长驱直入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如果考虑了“政治成本”,经济学可以解释的现象可能会更多。例如苏联采用“休克疗法”,好处是快刀斩乱麻,但伴随着社会剧烈震荡、最终导致国家分裂这一巨大的政治代价,总成本大于总收益。因此,这种一步到位式的改革方式并非最“经济”的途径。

  (随着人类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在用经济学分析实际问题时,还应该考虑“生态成本”。例如建立某工厂会产生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税收和就业,但如果会造成很大的污染,那么建设这个工厂仍然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取消这个计划。不妨把全盘考虑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生态成本的经济学称为“全成本经济学”。——3月8日补充)

  对照着读两本书,发现经济学实际上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旁观者经济学”,它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得出“自由贸易永远有利于交易双方”之类结论;另一类是“当事人经济学”,它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研究经济现象,并寻找有利于自己的对策,例如:自由贸易固然对双方都有利,但是也存在一方获利很多、一方获利很少的现象,那么如何增加自己在交易中得到的利益呢?

  “旁观者经济学”研究“在一定的情况下,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这种经济学只要结论正确,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可以用“价格歧视”的办法来解决火车票问题——增加高价的软席座位:不愿意挨挤的旅行者,多花钱,少受罪;而贫穷的打工者能以可承受的经济代价回乡过年(买站台票上车,在车上补票,就可以享受国家牌价,避免黄牛剥削),但可能不得不在肮脏拥挤、空气浑浊的车厢里站上二十个小时。

  “当事人经济学”研究在诸多方式中,哪一种对自己最有利、“全部成本”最低。例如,快速彻底的对外开放可以推动中国的改革,迫使中国企业加快自身的改造,但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在开放的顺序和速度上,有必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组合。何新说经济学应该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政策经济学”,不无道理。

  这两种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矛盾,后者完全可以利用前者的研究成果;而前者的研究者毕竟也是具体的个人或某国公民,在很多情形中也是一个“当事人”,也存在如何在交易中增进自己的利益、避免被“斩”的问题。

  何新的书名中写了“国家”,显然,他是作为中国人这么一个“当事人”来写这本书的。明确了这一点,很多“争议”可能就比较容易澄清了:作为经济学者,要研究客观的经济规律,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经济学者,难免要考虑如何捍卫和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当然,仅有主观愿望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客观效果。

(2003年2月12日)

又及:

  经济学既然已经背上了“帝国主义”的恶名,那就干脆再彻底一些:

  建立一个“全成本经济学”,在研究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活动时,不仅考虑经济成本,还考虑政治成本和生态成本(欢迎补充),即考虑所有可能的、不一定是经济性的、正的、尤其是负的外部性。这个“全成本经济学”,也许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人类的行为。

  例如美国执意要打伊拉克,既有经济上的考虑(掌握石油资源,推动美国经济),也有政治上的考虑(巩固霸权),还有感情上的因素(报911一箭之仇)。其它国家反对美国倒萨,不仅有政治和经济上各自的小算盘,担心萨达姆放火烧油井,带来生态灾难,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美国觉得战争的收益小于战争成本——包括所有政治和生态成本(这里的“政治成本”还包括士兵伤亡、本土再次受到恐怖主义袭击等),美国可能会考虑让自己的战争机器熄火。

  美国并非好战分子,只有在战争利益大于战争成本时,美国才会发动战争。美国极少派军队介入非洲的很多冲突,显然是因为得不偿失。

(2003年3月8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04:40:00

定价与成本无关吗?      成本决定价格的例子:

[转帖]北京菜场“黑老大”勒索商户受审 菜价猛降

核心提示:今(4)日上午,北京菜场“黑老大”祁宝增及其帮凶丁泉被押上朝阳法院受审。祁宝增向商贩每月收摊位费1000元到1500元,强迫商户进高价菜。祁宝增被抓后,北京第二大蔬菜批发市场——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没了 “特殊成本”,菜价猛降。

 

法制晚报2月4日报道 垄占摊位和特定菜种的 “黑老大”被抓后,北京第二大蔬菜批发市场——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没了 “特殊成本”,菜价猛降。

今天上午,“黑老大”祁宝增及其帮凶丁泉被押上朝阳法院受审。

庭审现场

“黑老大”称和市场“有关系”

在法庭上,祁宝增承认:“我和一些商户签订了‘服务协议’,由我‘代收’进门费。

收多少钱根据车的大小和货物多少决定,一般是两三百元。”

祁宝增说,如果不由自己“代收”,市场的正规收费只需150元。“多收的那部分是信息费。”祁宝增说。但是,他始终没能解释清楚他提供哪些“信息”。

同时,祁宝增还承认,自己向一些商户收取了“摊位费”。他的收费标准是每月1000元到1500元,而市场的正规价格,仅为每月600元。

祁宝增在法庭上说:“每个摊位的位置都非常好。”因为自己和市场“有关系”,所以才能把摊位弄到手。

随后,检察官逐一宣读了商户们的证言。据了解,祁宝增等人卖给商户的莴笋,批发价为每斤8毛钱,比正常价格贵1毛。“他的莴笋太小,不好卖,但他经常召集商户开会,和大家说,‘我的货必须要收,有捣蛋的自己看着办’。”商户说。

市场里的商户还称:“祁宝增批发给我们的菜,大家要‘抓阄’拿货。无论是好菜还是烂菜,都是一个价,再烂也不能换。如果谁从别处进货被发现,得交2000元钱。”

由于收费名目多,数额高,祁宝增担心收到假钱。根据检方提供的证言,祁宝增曾表示,商户给的钱里不能有假的,有了就按十倍罚。

截至记者发稿时,庭审仍在继续。

庭前调查

强迫交费增加成本 抬高了菜价

在暗访过程中,商户们告诉记者,祁宝增和丁泉也都是市场上的商户,两人是2008年3月27日被抓的。

从2003年开始,祁宝增和丁泉在大洋路市场上召集人手,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向市场内的商户勒索钱财,名义从“进门费”、“固定摊位费”、“停车费”不一而足,甚至称菜都要交“租秤费”。

祁宝增购买了十几部地秤,他将地秤涂上黄漆,租给大家。用他的地秤称菜,小车一天收50元,大车一天收100元。谁不租,就会遭到威胁打骂,甚至被赶出市场。

“运菜车在市场里一停,祁宝增的手下就把地秤推到车前,然后就收钱。”一位商户说。之后,他们的“生意”越干越大。

从2007年1月起,祁宝增等人开始圈占摊位,然后高价转租;从2008年1月起,他们将市场上的土豆、莴笋交易垄断,全部购进后再加价卖给市场内的其他商户。

商户们承认,这些莫须有的“成本”,都被摊进销售价格里,被买菜市民埋了单。

“特殊成本”消失商户挣钱多了

今早7点,记者在市场内走访时了解到,如今,商户除需要支付给市场摊位月租及进门费外,不会再交纳任何费用。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商户,其中18人表示,由于“特殊成本”的消失,现在市民来的多了,买菜也多了。祁宝增一伙被抓后的这近一年,大家都比以前多挣了不少。

据悉,检察官曾向十八里店乡政府发出检察建议,认为被告人盘踞市场多年,市场管理部门却熟视无睹,说明其管理上存在漏洞,有关人员管理失职,要求其整改。

收到检察建议后,乡政府在市场管理、职工管理和外来人口管理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并对有责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相关链接

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位于朝阳十八里店乡,共有摊位近千个,平均每天有4万人次进出,年交易额57亿元。其中,市场蔬菜交易量仅次于新发地,居北京第二。

http://www.chinalnn.com/Html/Article/Class43/Class47/12893220090205104534.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05:14:00

薛兆丰在文中说:[经济学认为,定价与成本无关。虽然,在企业开张前,权衡成本与收益是通行的作法;但一旦开张,产品的定价就与成本脱节了。不管成本是大是小,只要付出了,就不再是成本,而产品定价的一般准则,永远是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按薛兆丰的看法,上述例子中,菜市场的商户既然事先交了“进门费”、“固定摊位费”、“停车费”等等“固定成本”。这些费用属历史成本与定价无关。

但事实上,“商户们承认,这些莫须有的成本,都被摊进销售价格里,被买菜市民埋了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2 22:55:00

定价应该先从你的企业属于完全竞争型企业  还是市场垄断型企业  

如果属于完全竞争型  我想他的边际成本要等于他的边际收益  他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果是市场垄断型的话   边际收益大于  边际成本就好     我想微软也不会把他的正版软件定价很低吧 

楼主说的   用会计成本加利润 来谈 一个商品  价格    那经济利润  也就是你的机会成本不加在里面  我想谁也不愿意做生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21:02:00

赞同楼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6 12:13:00
以下是引用xyd678在2009-2-7 5:14:00的发言:

薛兆丰在文中说:[经济学认为,定价与成本无关。虽然,在企业开张前,权衡成本与收益是通行的作法;但一旦开张,产品的定价就与成本脱节了。不管成本是大是小,只要付出了,就不再是成本,而产品定价的一般准则,永远是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按薛兆丰的看法,上述例子中,菜市场的商户既然事先交了“进门费”、“固定摊位费”、“停车费”等等“固定成本”。这些费用属历史成本与定价无关。

但事实上,“商户们承认,这些莫须有的成本,都被摊进销售价格里,被买菜市民埋了单”。

成本是放弃的最高收入,是多种选择中,次高的收入,如果没有选择,则成本为零。像“进门费”、“固定摊位费”、“停车费”等等,在菜农进市场做生意前,是可以选择的付不付出的,是成本,一旦选择做生意,这些费用不管叫什么,无论你的交易量是多少,都是固定不变的,你无法选择,所以,做了生意后,这些费用不是成本,是一项租值。

至于这些租值与菜的价格的关系,是由消费者竞争与卖菜者竞争决定的,供给竞争与需求竞争共同决定价格,价格决定后,要是价格高于除上述固定费用后的其他费用的部份,则是“上头成本”,这些你所谓的“固定成本”无法决定价格,而是则竞争决定价格,价格事后决定这些固定成本值多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