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祥和的农村,能给心灵一片净土;而繁华纷杂的城市,却无法给心灵寄托预留一点空间。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慢生活”如此之流行和受人追寻。追求“慢生活”是不是倡导回归农村呢?绝对不是,农村虽是心灵的净土,但却不是欲望满足倾泻之地。"慢生活“并非是农村生活,并非仅仅是追求心灵的安定,而追求是物质条件满足之余,精神能得到放松,也并非是参道悟道。”慢生活“的提出只是为了找到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平衡点,只是为了缓解现在社会风行的”过分的私人主义“、”过分的利益主义“,只是为了缓解现如今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问题或矛盾。”慢生活“的流行是符合社会之潮流,是经济发展之必然,是理性的自然回归。 到此,我才逐渐明白欧美人为什么那么”懒“。其实欧美人不是”懒“,而是在过着”慢生活“。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看似很懒,生活却很有规律,生活很有节奏。请不要再误解欧美人了,是我们还不懂得过“慢生活”。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还没有能力和资格过“慢生活”,因为主观上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金钱予以支撑,客观上我国还没实施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政策。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慢生活”只能算是属于那些富人的追求。因为我们这些穷屌丝还在温饱阶段,小康还算不上,“慢生活”实在难以追求。只有卯足劲翻过“财富”这座大山,才能看到非陶渊明式“桃花源”,那你富裕的“慢生活”就来了。
也许你会说“慢生活”是一种态度,那你就天真了。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哪来“慢生活”?在我看来,“慢生活”更多的是富人对过日子态度的理性改变,不再是追求灯红酒绿,而是重新审视生活,热爱生活,追求安稳、平静的日子。
也许你会问:“那我的’慢生活‘在哪呢?”,那我只能回答:“彩虹在风雨后!”。追求不是一种错误,而错误是你不该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