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在互联网时代,在全民创业的中国,商学院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蔡洪滨: MBA在美国有100年的历史,它也经受早期不被接受,慢慢被企业界接受的过程。
即使在美国现在经济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每年毕业的MBA学生也有15万,占美国每年硕士项目的25%。而中国每年毕业的MBA学生占整个硕士毕业的比例要小很多。
中国的MBA虽然只有20年的时间,但也经历了在企业界批评之下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过程。不可否认,一个好的MBA项目会给学生提供系统的管理知识,教给他很多前沿的研究方法,帮他把握行业发展的重大变化。
经济学、管理学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开拓他们国际化的眼界。这些对于提升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过去是企业野蛮生长的时代,现在的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在野蛮生长的时代,成功靠抓住机会,尽快做大。但是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随着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加剧,真正的
竞争优势,需要更多地依靠精细化管理。在这样的时代,系统的MBA的训练价值会越来越大。
CE:大家理解的商学院似乎都是在教学生如何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MBA教育的社会价值在哪里?
蔡洪滨: 在中国,人们对MBA教育的社会价值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质疑或者是偏见。既然商学院和商学教育放在大学,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所以商学教育从定位来讲必须要有社会责任的追求。商学院同行对此也是有共识的。
光华管理学院作为北大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一直在追求如何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价值观。一方面在我们的MBA课程中开了很多通识课,请北大著名人文、社科学者跟学生直接交流。2年前,光华成立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希望通过中心全面推动学院价值方面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今年我们又推出了社会公益管理的专业硕士项目,希望为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培养有专业精神和很好的管理能力,同时又充满爱心的年轻一代管理者。
CE:中国商学院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蔡洪滨: 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欧美大学读MBA。在这样的时代,中国的商学教育界应该怎么应对?开放是中国过去30年进步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管理教育的全球化也在倒逼我们改革,我们要把这种挑战变成机遇。
前一段时间,光华管理学院曾为美国通用电气20多个全球高管做了两个星期的培训,目的是帮助他们更了解中国。据通用电气人力资源负责人讲,在通用电气100 多年的历史中,他们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内部的管理培训体系,他们很少与外面合作,这次与光华合作培训是第一次。项目结束以后,所有的学员都非常满意,他们认为通过这两星期,对中国的了解大大加深了,并建议这个项目长期做下去。光华在和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的交流学习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位置。
未来中国的商学院要做好三点:一,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鲜活的案例,这是中国商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的商学教育要更加密切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行业发展特点、新的增长热点,商学教育对此应该紧密跟踪、积极研究,同时尽可能利用我们的研究、教学力量引导趋势。
在MBA项目中,我们已经做的探索就是增加更多新兴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除社会公益专业硕士外,我们还开设了文化、医疗、
互联网金融管理等专业硕士项目。
三,中国的商学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发展。商学院的布局和中国经济发展布局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中国的面积和欧洲差不多,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非常强,不同区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因为商学教育的本地属性,中国的商学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这样的商学教育布局不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需要。未来我们要加强不同区域之间商学院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商学院全面发展。
蔡洪滨,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博弈论、产业组织、公司金融和中国经济等领域的研究。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Fellow),并于2012年被选为理事会理事。
中国企业家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