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68 4
2014-12-13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不只是把工人当作生产过程中的工具,把技术当作为少数资本家扩大财富服务的工具,确实有重要的美德:它比任何别的经济制度都更好地解放了生产力。理由是资本家相互竞争、追求更多利润,因此积极开发新的、效率更高的生产商品的手段,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如果没有了这些,社会主义就无法生存下去。如果在没有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技术和使用这些技术的知识)确保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实行共产主义,就无法保持持久。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没有“绝对必须的物质前提”,“物质匮乏成为普遍的现象,而匮乏一旦存在,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就会重新开始,从前的丑恶现象就会恢复。”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英国在印度的帝国主义行径是合理的。是的,对于印度工人来说可能是剥削、是痛苦,但是它奠定了社会主义统治的基础。中-共为中国野蛮的资本主义行径辩护,以及邓-小平的名言“致富光荣”具有类似的逻辑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下,整个丑陋过程的道德意义在于把大部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技术获得高度发展,到了某个时刻---革命时刻,就要废除私有财产,让机器为人类美好生活工作,而不是为少数阶级的利益服务。人们让技术做必须的、又脏又累的工作来满足物质需要,自己最终可以悠闲地钓鱼、读书、设计以及创造艺术品等。不愉快的工作仅局限在维护机器、保持系统运行等工作,但是这类“必须的领域”不会占据工作日的大部分时间。
    
  但中国什么时候能实现共-产主义呢?这个转变如何进行呢?其中一种反应是现在讨论这些问题没有用,因为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肯定要发生。马-克思自己是个技术乐观主义者(参阅《资本论》第一卷工厂法案的讨论)不管理论家会说什么,技术进步将导致共-产主义革命。1 但他的信仰是建立在现在遭到怀疑的经济理论上面的,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润率下降和劳动价值等理论。从规范角度看,考虑能够加快劳动过程、把工人痛苦减少到最小程度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本人感到有必要给工人讲道理、鼓动他们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中国ZF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术语,好像正式认可马克思对技术乐观主义的解释。但是最近摆上台面的内容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关心如何把工人和农民的痛苦最小化的需要。中共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社会问题。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表明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从难驾驭的疯狂增长模式(no-holds-barred growth)转向更容易持续发展的,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平等、确保低收入和弱势群体有更多就业机会、基本教育、起码的卫生保障和社会安全的模式。ZF在推动工人权利方面也更加积极,它强迫沃尔玛在中国的的分店接受国家控制的工会,制定了法律取缔血汗工厂,授予工会和厂方协商工人合同、安全保护、工作地点规则的权力。这些是从1980年代市场力量引入后第一次出现的情况。
    
   尽管有官方文件,人们还是不清楚这些发展到底有多少是来自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央党校的吴忠民肯定了官方承认社会公平正义的做法,认为社会资源应该根据贡献大小来分配,而社会成员能够“按劳分配”(obtain according to deserts)。中国读者明白这里指的是马-克思描述的“低级共-产主义”,但是实际上ZF的社会公正呼吁好像除了承认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采取的缓和资本主义过分罪恶的福利措施的需要外,再没有其他内容。(最近许多中国官员考察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了解他们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样的福利制度还得到官方媒体的称赞)从哲学角度看,对弱势群体的承诺可能建立在强调社会和经济权利的社会民主理论2 或者优先考虑贫穷和低贱人需要的基督教价值上面。中-共呼吁的更多社会福利没有特别明显的马-克思主义色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3 10:15:55
勿谈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3 10:20:37
占个 好位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3 11:46:35
中国ZF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术语,好像正式认可马克思对技术乐观主义的解释。

不错。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国ZF的“科学发展观”,这都是把科学理解成技术性和数学化了的东西,而不再是与宗教对立的世界观真理观。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客气地说就是误解了科学,不客气地说就是伪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3 18:54:20
中国的领导出国考察都是有目的性的,80年代去日本,考察工业,为了更好的了解,就要自己买来痛苦的使用,别先让普通大众深受其害;90年代去美国,考察科技工业,将美国高污染的手机当时叫比大哥还大,计算机当时叫领导忙着充电的脑等等,接下来10年通过以往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苦啊,让家里人先去受苦以便能够解放他们,自己在国内帮助发展社会主义就好了,看来现在要去北欧了,我们要多去污染他们,不能让他们没有社会主义雾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