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8-20 15:53:00
以下是引用beixun在2008-8-20 15:35:00的发言:瓜地离家远不是可能的,那是一定的。
离我家最近的地是“院子”,种点蔬菜种点花,也可以种几棵瓜。
瓜地远不远都要成熟季节去看瓜,好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
瓜地离“另一家”近不近也不影响对瓜地的看护,
(潜在偷瓜的可不管瓜地再哪,顺便摘一个,大多数纯朴的乡民也不会计较,
最可恶的是动物会偷,搞坡坏)。

上面有几层意思。

还有一个问题:现实中看瓜,主要是考虑防人,还是防动物?(从上面看,显然不主要是为了防“另一户离瓜地近的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5:5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20 15:53:00的发言:

上面有几层意思。

还有一个问题:现实中看瓜,主要是考虑防人,还是防动物?(从上面看,显然不主要是为了防“另一户离瓜地近的户”)

老大,我把西瓜田换成苹果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5:55:00
对,现实中确实是这样!人还是主要的吧,我也没种过瓜,但是没少吃!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5:57:00
winston1986要进一步主持话题(苹果树)了,各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15:57: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5:5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20 16:00:00的发言:

也就是说,并非“另一户人家”在偷,但还要在地里搭一个棚子值守,以便别人来偷。——这是对楼主问题的一种回答。

这就是要考虑到守护的 机会成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00:00
以下是引用beixun在2008-8-20 15:55:00的发言:对,现实中确实是这样!人还是主要的吧

也就是说,并非“另一户人家”在偷,但还要在地里搭一个棚子值守,以便别人来偷。——这是对楼主问题的一种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03:00
以下是引用beixun在2008-8-20 15:57:00的发言:winston1986要进一步主持话题(苹果树)了,各位!

如果谈果树,就本人亲见,果农在收获季节确实在自己的地里搭棚看果,而且是24小时轮流不间断看守。

不过,这里有个特殊性:这里处于城乡结合部。似乎(仅仅是猜测)主要防城里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0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20 16:00:00的发言:

也就是说,并非“另一户人家”在偷,但还要在地里搭一个棚子值守,以便别人来偷。——这是对楼主问题的一种回答。

其实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农村生活经历的,特别是碰到种瓜的。这个棚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在瓜成熟出售的时候,村民们有时候会到瓜地买瓜,总得有地呆着吧,或者有个交易场所,放个秤啥的。有的瓜会被摘下来的,得有个地放吧。

这个棚子,不仅仅是防偷的。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说到这个棚子,如果,不存在偷盗风险的话,棚子是否还会在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16:11: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07:00
雇佣那家人看西瓜,给以一定报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08:00
惨了,发现自己  没有进过农村, 结果~~~~~~~~~~~`  这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23:00
以下是引用beixun在2008-8-20 16:03:00的发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说到这个棚子,如果,不存在偷盗风险的话,棚子是否还会在呢?

就一个村而言,村里(长期生活在一起)一般应该形成了一种默认的制度安排:即彼此不“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

就本人见过的一些村子,许多人出门种地连家门都不关(当然,这常常属于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但也不算贫困的地区)。

如果谈防,也许常常村外的人(包括动物)。

风险也许不只来自被偷。但如果任何风险都没有,应该没有这个棚子(假设这个棚子是有成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2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20 16:23:00的发言:

就一个村而言,村里(长期生活在一起)一般应该形成了一种默认的制度安排:即彼此不“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

就本人见过的一些村子,许多人出门种地连家门都不关。

恩,这种民风很多,夜不闭户。所以这种无防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还是存在的,假设基本可以接近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38:00
以下是引用beixun在2008-8-20 15:14:00的发言:

带点调侃,请兄不要介意,你解释的我都赞同![em01]

赞同还这么能叨叨,要是反对,那不死定了,呵呵。

我想一个棚子一个人,也许还有几条狗,

恐怕对真正的开车来偷瓜的人,阻吓能力不强,最多不过能知道是长得啥模样的人偷的。

此外,够使随手摘一个的那些“外部性”,至少要说一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6:51: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20 16:03:00的发言:

如果谈果树,就本人亲见,果农在收获季节确实在自己的地里搭棚看果,而且是24小时轮流不间断看守。

不过,这里有个特殊性:这里处于城乡结合部。似乎(仅仅是猜测)主要防城里人。

应该和地域无关吧,城里人只是喜欢“随手拿些”,

我想主要会刺激某些人(包括城市里的或者其他村里不认识的)有激励专门组织一批“抢收突击队”。

不过我倒有个例子:

现在的大城市边上的果园已经都有围墙了,而且有所谓“绿色农业旅游”,

就是类似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建个果园,然后是农家乐餐馆(自己钓鱼,现杀活鸡等等),

大家吃饱喝足,去地里自己摘西瓜、摘玉米、辣椒等,果园里摘桃子,或者去水库游泳(很危险)。

回家前,可以以比较便宜的价格买下自己摘的劳动果实,呵呵,大家都很满意。

这样的思路,不是比天天看着不让人去偷要好的多嘛。

[em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7:20:00
农田的西瓜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等我们讨论完了,田里的西瓜也被偷得差不多了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9:09:00

我家就是种西瓜的这种问题很简单,

平时自己到地里去看瓜,晚上就住到地里,在那里打一个简易的草屋。

实在忙的时候,带两个西瓜到那家离的很近的人家里对人家说一生,让人家帮忙照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9:25:00
以下是引用风露清愁在2008-8-20 15:31:00的发言:

种瓜只是抽象问题的一个具体形象化,只是抓住种瓜本身来说事,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的……

像黛玉这样动脑子想问题的网友太少了,大家一张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你去过农村吗?你种过瓜吗?棚子的方向?有没有小狗看着?

难怪科斯37年就写出了论文,几十年后才出名。 [em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9:30:00
以下是引用devid在2008-8-20 19:09:00的发言:

平时自己到地里去看瓜,晚上就住到地里,在那里打一个简易的草屋。

实在忙的时候,带两个西瓜到那家离的很近的人家里对人家说一生,让人家帮忙照看一下。

用这个例子,平时闲,时间成本低,去看瓜。

忙了,时间的机会成本高,支付一定的费用,对于那家人来说,就是“地理位置租金”。

无论是消耗时间还是支付租金,其实质都是用一定费用来购买产权中不足的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0:07:00

还是卖了比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0:14:00

竖个牌子 谁偷我瓜 死你全家 呵呵 在瓜地里搭个棚子住下来看瓜 平常时候拿些瓜和附近的人家搞好关系 

应该没有比这好的办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12:00
第二天你再次去西瓜地里看的时候,你的牌子旁多了一行字,“我昨晚在地中的一个瓜上注射了
毒药”,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13:00
以下是引用gongwng在2008-8-19 23:22:00的发言:

先给个前提,西瓜是稀缺的,即使对于偷西瓜的那家,也有需求。

1.和对方讨论一番:我种你还有得偷,(我有损失,你没有损失,(如偷了-看作收益))我不种你没得偷,大家都不划算(我有损失,你亦有损失)。并且如此一来产值为0.所以应该达成一个协议,在不影响积极性的情况下少偷,或者确定一个大概的偷的量。不可能消除偷的现象,尽可能保证偷的最合理数额,这也就是产值最大化的数额。


2人类社会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经济制度。一种是等级制特权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二来是产权制度,即以财产权利的界分来划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空间,以刺激生产、交换、分工以及合作。
但是约束的出现并不妨碍地利者的寻租行为。等级制特权规范,只是解决了偷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产权制度能解决偷的本质问题,但是未必能解决偷的现象。只能说是在计划经济中解放产权,然后过渡到市场经济时发展法制和法治。顾此失彼,一种方法永远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正如一个方程只能解一个未知数。并且,一个问题的解决将导致新的问题。

继续看sungmoo、文献综述老大们讨论了,我明天上班,不写了,也不敢多写了。

[em01][em01][em01]

第一点颇有点意思,应该能解决楼主所提的问题:

瓜农不妨和小偷达成一个协议,小偷承诺给瓜农留下一定数量的西瓜,让瓜农有稳定的可接受的收益,保持种瓜的积极性。这样小偷恐怕有空时还会顺便给瓜地除除草施施肥。

这样的安排事实上也是权利界定清楚后的双赢结果:瓜农有保持收入的权利,小偷有偷的权利,皆大欢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18:00
卖了,再在自家附近买一块地种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19: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8-20 22:13:00的发言:

第一点颇有点意思,应该能解决楼主所提的问题:

瓜农不妨和小偷达成一个协议,小偷承诺给瓜农留下一定数量的西瓜,让瓜农有稳定的可接受的收益,保持种瓜的积极性。这样小偷恐怕有空时还会顺便给瓜地除除草施施肥。

这样的安排事实上也是权利界定清楚后的双赢结果:瓜农有保持收入的权利,小偷有偷的权利,皆大欢喜。

这样发展下去,流动匪帮就会进化成固定匪帮,然后进化成政权。

很棒的契约理论和制度演进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42: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8-19 0:58:00的发言:

假如你家有一块  西瓜田, 离你家很远,而离另外一户人家很近。 结果里面的西瓜是被偷。 你会怎么处置你的西瓜田~~~~~

欢迎大家讨论~` 有奖~~~~ 

看收益,如果西瓜在市场看好,并且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尝试与那户人家共同经营,如果西瓜不看好,看可否改种其他优良经济农作物。但是这都需要管理,最好就是与那户人家合作。而简单的雇佣关系应该维持不久。实在是种植不适合就看是否可以借调土地或改为其他商业用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43:00
以下是引用文献综述在2008-8-20 22:19:00的发言:

这样发展下去,流动匪帮就会进化成固定匪帮,然后进化成政权。

很棒的契约理论和制度演进思想。

看了半天,原来和腐败能帮助巩固政权是一个意思,牛

思路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结论极为可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49:00
如果管理费用一直上升而效果不大,而经营性质不变,就要学会向破坏方妥协,通过一些手段让彼此达成共识,正如上面所说,小偷有所偷,业主有所成,两者之间的收益都达到相对的预期。不过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否则交易费用自然降低不需要管理费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51:00
以下是引用文献综述在2008-8-20 22:19:00的发言:

这样发展下去,流动匪帮就会进化成固定匪帮,然后进化成政权。

很棒的契约理论和制度演进思想。

岂不闻“盗亦有道”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56:00

这里设计的体系起始就是寻找博弈的均衡点,但是我赞同张五常的看法,这个均衡点只是存在人们想象中,而是永远达不到的,所以不必费劲寻找小偷和看瓜人都满意的方法,那个绝对不能维持很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22:58:00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8-8-20 22:43:00的发言:

看了半天,原来和腐败能帮助巩固政权是一个意思,牛

思路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结论极为可笑

你这人看不出开玩笑的话和正式分析的话之间的区别吗?

再说,就算是正式分析,这么说也没有错,和你说的腐败巩固政权理论有何关系?

完全是两回事嘛。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8-8-20 22:56:00的发言:

这里设计的体系起始就是寻找博弈的均衡点,

但是我赞同张五常的看法,这个均衡点只是存在人们想象中,而是永远达不到的,

所以不必费劲寻找小偷和看瓜人都满意的方法,那个绝对不能维持很久的

第一句说明你还是有些经济学的感觉的,因为博弈的均衡最终就是实现产权明晰。

汪丁丁的两篇文章,建议你一读,《产权博弈》和《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

五常大师的弱点就体现在对数学和严密论证的不足上,这是绝大多数他同辈的学者公认的。

但他是张五常,别人学不来,只学会他的飞扬的思维和嚣张的学风,我想并非年轻研究者的正确方向。

此外,我想还应该明确一下,楼主的意思是,要寻找一个瓜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结构,

而非让看瓜人和小偷两者满意的治理结构。

[em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23:07: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