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11 3
2014-12-15
    常有人一提到按需分配,就问人人都要宇宙飞船怎么办?人人都要钻石怎么办?其实根本不用那么啰嗦,宇宙飞船、钻石说不定哪天还真的你想要就能要。但有个很简单的,却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即使到了地球并入已经成为红超巨星的太阳的那个时候也不可能。那就是如果有人想要个佣人怎么办?可能吗?这当然不可能,你想要佣人,可佣人还想要你去当他佣人呢。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忽略了一个字:需。是按需分配,不是按欲望分配。钻石、飞船现阶段只是欲望,而还不是需求。或者将来某个时候会成为需求,或者永远也不会成为需求。佣人,现在或者是个需求,将来可能成为欲望。


    欲望可以天马行空信马由缰马不停蹄马马虎虎,而需求则是在了解了自然、社会、自身之后,现实的愿望和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欲望可能变成需求,需求或者也有可能变成欲望。有时欲望与需求不那么容易分辨,那是你对自然社会自身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修行,就是认识外界认识自身的过程。人们一方面为追求欲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修行适应现实的改变。只有两者的统一,人才能活的从容。当每个人都真正知道自己的需求时,才有可能按需分配。从这点上说,共产主义与佛教、儒教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无论孔子、佛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殊途同归,从最高境界的意义是说,相互或者都能融会贯通。只是细节上略有差别。(看不懂的是耶教,充满谎言乱伦暴力与血腥)

    金刚经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才可清静。佛陀的方法是相对消极的,主要只强调自身的修行,强调对外界的适应,而轻视对于外界的改造。
    马克思更理性,更强调按步就班,先通过资本主义社会改造自然,再通过社会主义社会改造自身,两者的圆满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儒家则更强调入世,强调同时性,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身。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你是不是在埋怨孔子既然都能从心所欲了,为什么不要辆汽车或者一架飞机什么,那样中国的科技可以提前二千多年啦?或者孔子在吹牛,根本不可能从心所欲?当然都不是。从心所欲,还要“不逾矩”。也就是七十岁的孔子,已经充分了解了外界也充分了解了自身,所想所做都能顺应天道人情。


   了解自然不是说完全了解自然本身的变化,什么时候地震什么时候台风。而是说了解了自然的规律。举个数学的例子,虽然不很清楚某个函数本身,却了解它的导数;可能不一定是一阶导,而是二阶导、三阶导(这段例子我没想好具体怎么解释,学理科的应该懂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6 08:04:42
版主,请你回答一下什么是“需”,解释一下人的需要,这个需要和马克思的按需分配中的需,是否一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就无法理解,马克思的按需分配就是纯粹的胡扯和忽悠弱智的提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6 09:20:43
现阶段人们的理解,绝对超脱不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一最基本的规律,你们想的需,跟真正如果万一真正实现了的高度发达生产力的需,可能是大相径庭的,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你们老是以现在的思想(现在的物质条件作用于人脑的想法,注意这里都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不可能举出实例来,因为没有人知道那时候是什么样的)来想问题,深究起来是有问题的。早说过了,一个概念要弄清楚,那时的工作已经不是谋生的主要手段,工作只是兴趣爱好,你不工作就像你不吃饭不拉屎一样难受,生命在于运动,那时候人的发展也是相当全面的,人们的需求自然会调节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劳动,虽然可能这些劳动不收钱,但兴许有的人就喜欢做这个工作呢,他想做就没事的时候做一做,找满足感,好了,一旦过剩,他还有其他兴趣爱好,可以从事别的工作,他也乐此不疲的做下去。。。工作那时只是兴趣爱好而已,人作为生物,如果满足了基本的如新陈代谢需要的食物而且由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食物生活条件等也比较好,即人已经从最基本的层面解放出来,后面的东西,可想而知,工作只是爱好而已,就像打篮球,踢足球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6 09:44:05
解决欲望问题是关键,人类的七重罪能解决,其他问题就不是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