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发展迅猛,但各地区发展不均衡。2001 年全球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只有8%,但2013 年已经到达了26.3%。低成本航空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市场发展较快,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低成本航空的激烈竞争下,传统航空公司亦努力削减成本。而随着低成本航空规模和数量增加,不同公司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都有所差异,低成本航空和全服务航空的产品界限日益模糊,航企是否具有高效的“低成本基因”成为重点。
低成本航空的省钱基因来自更高的生产率。通过降低单位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平价的机票服务。除了为客户提供的“产品”简化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管理者寻求更具有成本效率的运作结构,并通过维持良好的上下游和公司内部关系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合作共赢。虽然网络航空亦可以模仿低成本航空来降低成本。但传统的组织和劳资关系往往并不容易改变,国际比较表明缺乏“低成本基因”的老牌航企与低成本航空的成本差距依然巨大。
我国低成本航空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低成本航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不足5%,与国外市场存在较大差距。2013 年12 月,中国民航局印发《民航局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航空大众化战略,推动新一轮民航产业大发展。随着管制逐渐放松,低成本航空公司获得了更多的购机额度,预计将进入快速扩张周期。

【下载完整报告】
http://www.767stock.com/2014/12/16/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