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8-21 16:45:00
以下是引用alangpwang在2008-8-21 16:42:00的发言:

我本科学的数学分析b,本科毕业多年后考研,复习数学的三本(高数,线性代数,概率)只花了一周多时间,所以对复杂的数学方法,我认为有基础,了解各个复杂的数学方法的条件,功能和使用的环境即可,需要的时候,再补一下,普遍使用的则要牢牢掌握,记住。

比较推崇谢国忠的看法,历史观,最近看了rubin的《在不确定的世界》alan greenspan的几本书包括《the age of turbulence》,和《伟大的博弈》,巴菲特之路等,觉得市场经济应该是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这个意识很重要,是思维的基础。

与你探讨吧!

呵呵,有了底子怎末都好说的

不过我倒是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经济学最应该渗透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6:56:00
心理学方面,看巴菲特和索罗斯的东西,比较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6:59:00

上大学的时候计算机是热门,选了计算机,后来mba很火,又读了MBA,

现在金融是显学,工作中也有涉及,很想读个金融类的博士,不过下不了决心了。

就在这里和各位交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7:04:00
以下是引用alangpwang在2008-8-21 16:59:00的发言:

上大学的时候计算机是热门,选了计算机,后来mba很火,又读了MBA,

现在金融是显学,工作中也有涉及,很想读个金融类的博士,不过下不了决心了。

就在这里和各位交流吧

 博士作为副产品可以做到锦上添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7:06:00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8-8-21 17:04:00的发言:

 博士作为副产品可以做到锦上添花

国内那位博导比较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9:39:00
上过逻辑学,但是当时觉得那个就是一门语法课,所以很混得说,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9:48:00

理工出身的学经济学有三个优势:

1)实用主义的哲学观,根深蒂固

2)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教育,培育了市场经济思维的sense。(笔者认为,北大张维英的学术表现就是多年计划经济教育的思维特点)

3) 良好的数学功底。

缺点是经济发展历史了解不足,经济学的系统训练过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1 19:48: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9:56:00
I don't kno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19:57:00

实用主义的哲学观,根深蒂固。要看是在什么方面,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实用主义的,但经济学一定是实用主义的。这里的实用主义是理解并符合现实的意思,不要当成为了可用而可用的意思。

考研数学太简单了。

线性代数是最简单的数学,我n多同学,数学底子很一般的,线性代数随便考什么卷子都能拿满分(包括我)。

就靠数学分析概率统计与线性代数这三门,离数学学习还早得很。

你恰恰搞错了,经济学出身的,最缺乏的就是历史观。

关于系统训练,国内大概只有北大清华跟武汉大学邹恒甫老师的高研院是严格系统训练的。

其他的经济学出身的,在系统训练这一块很一般。

我最近在读柯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很不错的一本书。可惜找不到人和我讨论。

关于金融,我建议你去读田国强老师的博士。

有一点,你说得对,当年我们考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说过经济学。同学当中几乎没有搞经济学的,倒是有从物理专业跑到华尔街做金融分析的,算接近经济学了。

至于那个谢国忠就不要提了,一个买办而已。

还有我要提醒你一句,mba的金融基本无用。

cfa能拿到的是极少数。

我有一个在母校读mba金融班的同学,我母校是交大,当年这个班的联考分数线据说是全国第一。现在去读科大的经济学博士了。我记不清楚了,半年没有联系了。反正不是经济学就是管理科学。

有个岁数很大的好朋友问我是读长江商学院的EMBA还是读新加坡国立的MBA。我强烈要求他读新加坡国立 。

因为作为一个大型民营企业的总经理实在没有必要自己掏接近一百万去读长江,没什么用,学不到什么东西,交朋友交的也不是对事业有用的朋友。除非他是大型国企、外企老总或官员。新加坡国立不一样,视野会开阔很多,钱也花得少。

所以千万别把mba的金融当成一回事情。

我前面有个东西说错了,不是高次多元,是高次一元。高次多元更复杂。

最后还有一点,我要纠正你一下,

第一,中国是怀的资本主义

第二,不要迷信市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1 20:41: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21:56:00
有意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22:19:00
以下是引用sunlongtop在2008-8-21 21:56:00的发言:
有意思吗

同感。[em1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1 22:29: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1 22:34:00

除了让我了解了两位强悍的理工科高人不平凡的经历(包括基础、学历、同学、认识的高人)之外,

就是让我看到了极为深厚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功底,

总之,是我这个层次可望而不可即的庞大而精深的知识结构。

除了更加鄙视自己以外,我已经不能有别的想法了。

只是有一点没有什么底气的提醒:这些东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成为灌水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6:52:00
以下是引用yuweiyuwei在2008-8-21 14:30:00的发言:谈到逻辑,我联想到一件事情。波粒二象性就绝对不符合形式逻辑。

您能对“波粒二象性”做一下说明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6:56:00
以下是引用yuweiyuwei在2008-8-21 14:46:00的发言:再好比光既表现出波的性质,又表现出粒子的性质。那么,波粒二象性就是对现象的一种描述。从形式逻辑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请介绍一下前提:何为“波的性质”,何为“粒子的性质”。

如果想借用宏观的“水波”与“子弹”来介绍,就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7:04:00
以下是引用yuweiyuwei在2008-8-21 14:46:00的发言:微观层面的电磁波是一种虚空的能量场。
粒子是一种有质量的实体。
实体是虚空,虚空是实体,这就是一个悖论。
解决这个悖论,只有放弃实体与能量场的区别。
那么,在微观层面,质量与能量等价之。
从人的逻辑思维来看,这是颠覆性的,因为宏观层面,实体决不等价于虚空。
实际上还是一个悖论。
微观与宏观的悖论。这和水与水波是不太一样的。

(1)“虚空”又是什么含义?“实体”又是什么含义?说不清两者的意义,就说“其中有悖论”,这种悖论也是你定义出来的。

(2)“能量场”又是什么概念?

(3)宏观层面,质量与能量就没有联系了吗?

(4)宏观层面,“实体决不等价于虚空”这种判断,还来自于什么叫“虚空”,什么叫“实体”。

(5)微观与宏观的悖论。这和水与水波是不太一样的。——这句话最莫名其妙,两者确实不一样,不过为什么会把两者放在一起说?我也可以说:“人属于动物,这与‘恒星属于发光的天体’是不太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7:20:00

所谓“波动性”,其实仅指“相干叠加性”,它未必与“某种物理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周期性变化”联系在一起。

具体指:我们在观测微观客体时,发现观测到的结果(在屏幕上某一位置出现)呈现叠加现象。

所谓“粒子性”,其实仅指,微观客体总以一定量的质量和电荷等属性被人们观测到,而未必与“有确定的轨道”联系在一起。

所谓“波粒二象性就是对现象的一种描述。从形式逻辑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无非表达的是,非要用宏观意义的“波”(其意义之一是某种物理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周期性变化)与“粒”(其意义之一是有确切的轨道)套用在微观客体上才得到了“悖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7:26:00

我们对微观客体的认识,离不开宏观现象——观测微观客体的实验总是宏观的。

例如,我们通过屏幕上的亮点与暗点来推测微观客体的“性质”。

那么,这种“性质”到底是微观客体的内禀的属性,还是宏观实验仪器对微观客体“干扰”的结果?微观客体的“性质”独立于宏观的实验仪器吗?

微观客体“表现出了何种性质”,如何为人们所认识,取决于人们如何观测它们。脱离了这些起码的前提,而去谈“波粒二象性”,是空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7:32:00
以下是引用yuweiyuwei在2008-8-21 19:57:00的发言:你恰恰搞错了,经济学出身的,最缺乏的就是历史观。

由此推出,“别的学”出身的,历史观的缺乏必然不甚于“经济学出身的”。

以何为证?莫非又要用你的“方差分析”?你可否做过抽样调查或普查?

“逻辑”不是万能的,不讲逻辑,可是万万不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00:00
以下是引用天下一人在2008-8-21 22:34:00的发言:

除了让我了解了两位强悍的理工科高人不平凡的经历(包括基础、学历、同学、认识的高人)之外,

就是让我看到了极为深厚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功底,

总之,是我这个层次可望而不可即的庞大而精深的知识结构。

除了更加鄙视自己以外,我已经不能有别的想法了。

只是有一点没有什么底气的提醒:这些东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成为灌水贴。

如果有人让坛子里老大感到不爽,那肯定是他在坛子里做的一件不合适的事情,要这么着也得到不是他管的地方啊,对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04:00

不过,我觉得,谈谈实用主义,对坛子有好处的。

谈谈市场经济的sense也是有意思的。张维迎的效率和博弈,实际上都是从市场经济里找点东西,给计划经济补补身子的思路。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sense被计划经济的sense代替,或者说主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11:00
讨论这些有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19:00
以下是引用xiling-4558在2008-8-22 8:11:00的发言:
讨论这些有何意义?

虚无主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40:00

路过,看过,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45:00
高手全跑这里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8:57:00
粗俗了些,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9:11:00
以下是引用liuweibing2002在2008-8-22 8:40:00的发言:

路过,看过,笑过

犬儒倾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9:27:00
逻辑有时候是狗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09:38: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8-22 9:27:00的发言:
逻辑有时候是狗屁

我认为不是逻辑狗屁了,而是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对公理,定理的在该推理中的应用环境出现了变化,隐含的constrains没有考虑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10:36:00
以下是引用alangpwang在2008-8-22 8:00:00的发言:

如果有人让坛子里老大感到不爽,那肯定是他在坛子里做的一件不合适的事情,

要这么着也得到不是他管的地方啊,对不

看来你的自信和自负已经影响了你的判断能力了,拐着弯笑话你,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啊。.

直接就说了吧,吹牛吹到没有边际的地方,就不能让人相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2 10:41:00
以下是引用天下一人在2008-8-22 10:36:00的发言:

看来你的自信和自负已经影响了你的判断能力了,拐着弯笑话你,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啊。.

直接就说了吧,吹牛吹到没有边际的地方,就不能让人相信了。

什么话让你不爽,说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辩论的方法。我一直说对经济是个门外的,想学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