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第5个问题,
请先看图表:
上述图表是说,假设10个人分别持有100张选票,共计有1000张票(但,各自持有的选票完全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任意的1张票,有含金量1克的,还有2克的3克的等等),他们按照各自的意愿去投标,拿着自己的选票去投标竞买。
投来投去,会有最终结果。
-----那么,在投标过程及结果上,各自选票的含金量,也同时性地附带地被不断发现出来,挖掘出来,是被展示的,被显示出来的,这也导致各自的选票被重新估值。例如说,含金量3克的1张选票,就能相当于3张含金量1克的选票了。而且,伴随着自始至终的投标过程及结果,10个人各自的100张选票,也逐渐地“融合”成均值的新的1000张新选票(例如说,均值的每张含金量2克的共计1000张选票,且等于不均匀的10人各自原本的1000张老选票的总含金量,即等于1000张新票*2克=2000克)。
但,在自始至终的投标过程及结果上来看,假设任意2张票之间等价,或者假设任意2张票之间有差异,似乎对投标、估值并没有影响。
以上整个的任意的投标过程及结果,可以用多元一次方程组来计算,也可以用上述图表来逐渐推进,2种方法的结论相同。
这里的疑问疑惑是:
1,为什么假设他们各自原本的老选票有差异,和假设无差异,并不影响过程及结果呢?
---------无论是在用方程组来计算的当中,还是用图表的逐渐推进当中。
2,对以上10人来说,任意1人可能和其他9人发生关系(有单方或双方的投票),也可能和其他8人、7人。。。甚至仅仅和其中1人发生关系,但,为什么任意1人的投票结果、得票结果,能被看成全场的结果?能被看成10个人的整体的结果?
3,上述图表,是以得票数值来当成重新估值数的。例如张三自己原本有100张选票(含金量比较模糊,比较未知,需要发现挖掘估值),而获得了其他人的86张选票,则看成是,张三原本持有的100张选票,仅相当于1000张均值新票当中的86张选票------但,这种估值,需要逐渐推进若干轮,不是1轮就能完成的。这种逐渐推进的方法,与方程组的计算结果等价,可知能够成立。
-------但是,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能够做上述假设,即,假设以得票数值来当成所求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