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13 0
2015-01-04

3456.地壳挤压矿脉与小行星撞击矿坑

2015.1.4

分析不同化学元素形成的原因,宇宙射线的密度和重力条件的不同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那么,地表不同的矿脉是如何形成的呢?岩浆的成分似乎比较单一。我认为地壳挤压程度的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的矿脉,而小行星撞击可能形成局部矿坑。至于煤矿的形成,除了局部腐殖质的堆积之外,应该与石油的外溢和转化有关。

据说我国新疆有一个可可多海三号矿坑,位于距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城北部50公里处的可可托海镇,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三号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100多米,长宽数百米,坑内有76种矿共生。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独有、国外罕见,蕴藏着有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及放射性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号矿脉,三号矿脉蕴藏着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等;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铋、锡等;黑色金属铁等;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兰晶石、石灰石、煤、盐、碱等;珠宝石矿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共86种矿物,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而且各种矿物呈十分规则的螺旋带状分布,分布界线非常分明。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是一个草帽型矿,在矿坑四周仍有大量未被挖掘的资源,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它的神秘更在于富集铍、锂、铌、钽、钛、锆等金属,从而成为一座天然的稀有金属元素储备库。分析这个矿坑形成的原因,我认为小行星撞击当为首选,而不同矿脉的形成与撞击力的递减有关。其中轻金属元素的形成可能与撞击产生的连锁反应有关。

小行星撞击不同于陨石撞击,有地形外观的改变,相对容易寻找,应作为探矿的重点。

地壳挤压矿脉的形成可以通过分析和勘探发现,我国有喜马拉雅隆起,其后部断裂与挤压可能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地表褶皱处,可能是矿脉聚集处,应该加强重点区域的勘探。

理论研究主要是服务现实需要,而研究成果的转化有赖人类的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