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22 1
2015-01-11

3459.“聚变能”其实是“裂变能”

2015.1.11

发现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以后,我不但破解了燃烧的秘密其实是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过程和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裂变过程,还提出了物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将能量形态物质化,揭示了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光子——正负电荷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而根据正负电荷存在的普遍性和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核力、电磁作用力、原子、星系的形成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有关,而星球的形成与同电相聚的客观规律有关,它们都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对立统一,所谓“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在共同物质基础上的统一。

但是,所谓“聚变能”一直困扰着我,因为任何光子的形成过程都是发热反应,而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变是吸热过程,“聚变能”从何而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聚变过程中可能隐藏着部分化学元素的裂变过程,或部分质子、中子向光子的裂变过程,但这种局部裂变过程产生的能量必定有限,与氢弹的巨大威力不符,氢弹的巨大威力来自哪里?真的来自氢——氦聚变吗?

氢、氦,均属于初级化学元素,可能在恒星表面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中同时产生,所以同时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原子量很低,全部转化为光子也数量有限,又相互对偶,聚变过程中没有多余的质子、中子析出裂变为光子,“聚变能”来自哪里?

昨天在网上阅读了一篇关于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的文章,发现氢弹的设计理论其实是裂变、聚变、裂变的过程,氢弹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铀235和后期铀238的裂变,而聚变材料是氘化锂6,它的燃烧才能导致铀238的裂变。

氘化锂6是原子量较低的化合物,全部裂变也能量有限,聚变为铍还少一个中子,“聚变能”从何而来?裂变才能释放能量!氢弹的威力主要来自氢弹全部材料较高程度的裂变,其中的聚变过程即便释放能量也数量有限,甚至有可能是吸热反应!所以,“聚变能”可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不必花费大量金钱和资源开发所谓“聚变能”,因为在理论上氢——氦聚变都难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3 12:18:07
大粪发酵后可以燃烧,是裂变能还是聚变边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