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441 47
2015-01-11
匿名审稿的***:阳民在中国经济学年会期刊论坛上的提问

本来不想说什么了,但近来论坛上太多的人讨论经济学季刊的收费审稿机制,阳民不得不说两句。
2014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专门召开了经济学杂志的期刊论坛,室内济济一堂;每个杂志都介绍了自己的特色,特别强调了期刊都采用了“匿名审稿制度”。一些杂志社强调匿名审稿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等,很有“大师”风范。《经济学季刊》更是以老大自居,其不屑一顾的神态和不可辩驳的语言扯高气扬地说自己杂志由主编副主编3人都决定了初审了,而初审的淘汰率达到80%。阳民当场提出了质疑,既然是匿名审稿,你们主编副主编就在初审时决定了80%被淘汰了,请问你初审的时候看作者单位了吗?看作者名字了吗?既然是匿名评审,就应该是将论文的审阅权力交给匿名专家,而不是主编副主编在那里审稿,如果真要初审,那也只是基本的学术规范、学术方向或学术格式的审阅,而论文的真正知识性、权威性审阅则是匿名专家的事情,否则,匿名评审就是***的遮羞布。
回到收费审稿机制,国外其实也有初审缴费的,也有版面费+初审费(发表时缴纳),但大多数是不缴费的。国内的杂志很多都收费,虽然他们得到了这个基金的资助,那个基金的资助;不过,国内杂志收费基本在发表时收费,即版面费;在审稿时收费的很少,这些审稿费也基本上在通过初审之后收取;而在初审时收费的很少,可以说寥寥无几。尽管如此,经济学季刊采取了初审收费,呵呵,阳民可以大胆地推测,再过2年,经济学季刊一定跌出10名之外。
原因很简单,初审收费,在中国,不是真的学术实力作者的自我淘汰机制,而是金钱实力作者的自我淘汰机制!真正有创造力的学术水平高的人,其实是很穷的,他们不可能愿意掏那么多的钱去初审(80%的淘汰率)。
国内一些杂志不学好,偏偏学一些垃圾东西,经济学季刊在经济学界的地位是因为它当初真的凭借真实的匿名审稿制度而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而成为学术顶级杂志,但是,现在实行的这种***匿名审稿机制与高昂的初审收费机制,不仅毁了经济学季刊,也毁了中国的学术杂志好不容易进化出来的优良规则(历史倒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1 10:45:59
说得好,只是您当初质疑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回应你的,能不能分享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 10:47:58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 10:49:20
征夷大将军 发表于 2015-1-11 10:45
说得好,只是您当初质疑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回应你的,能不能分享一下
他们根本没脸回应!只是说他们要改进改进,呵呵,这都是搪塞的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 11:03: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 11:04:33
好,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