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陆职业教育面临着改革创新。台湾在高等教育方面有着优质的教学资源、成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特别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面起步早、发展快。
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和评鉴体系完备
台湾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高等教育双轨制度——普通教育体系和技职教育体系。其中技职教育包括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1950年代,台湾开始重视技职教育,并将技职教育学制层级逐渐上移。目前,台湾的职业教育学制已形成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含研究所)的一贯体系。
相对完备的技职教育学制,让接受技职教育的学生有机会读到本科、研究生,甚至获得博士学位,一方面提升了教学研究和服务质量,一方面帮助职业技术高校学生找到了价值和尊严。以往一些技职教育学生没有成才,甚至成为不良青少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上升空间而产生行为偏差。只要给他们平等教育机会,他们同样可以成才。
除了相对完备的技职教育体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还配置了一套评鉴体制来引导技职教育高校的发展。在30多年中,经历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委托专业学术团体、委托专业评鉴团体、认可国内外专业评鉴机构、授权外部评鉴的发展过程。如今,台湾主要专业评鉴机构有社团法人台湾评鉴协会、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中华工程教育学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彼此竞争,保证评鉴更加合理,评鉴质量更好。评鉴是在检视学校自我改善能力,有利于保证教学品质。
此外,台湾的评鉴也从过去的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学习”为本位,评鉴倾向从重视“投入面与过程面”走向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更加注重“产出面”。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结果从过去的等第制改为认可制,告别过去的校标参照,转为采用自我参照,这样学校就不需要和其他学校进行对比,只是单纯和自己比,突破自己。这有利确保教学质量,维护学校发展特色。
技职教育是务实致用的教育
技职教育学校最重要的,便是让准备投入社会的准职业人,在产业与学术高度连接的正规教育场域下学习。”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侯春看认为,技职教育是“务实致用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技或管理知识,还要学到产业知识。
两岸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海峡两岸教育合作日益加强。自2009年闽台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启动以来,至2013年底参与该项目的福建高校有32所,台湾高校53所,本专科专业70个,台资企业185家,来闽任教的台湾教师270位,来闽任职的台湾教师35位,办学规模26000余人。
按照台湾教育部门计划,到2016年台湾大学数量将从现在的162所减至100所左右,届时估计将有1.4万名教师失业。正好可以引进到大陆,开设与地方产业联合密切的实务专题课程。(源于千人智库,EWW150114Z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