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870 1
2008-08-31
随着保险资金的不断增加,保险资金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怎样拓展投资渠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 19:09:00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下称《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8月2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初次审议。

  其中的焦点内容之一就是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与2002年版《保险法》第105条的规定相比,《草案》第109条主要将现行《保险法》规定的买卖政府债券、金融证券,修改为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并增加规定了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动产。于是,各种媒体纷纷浓墨重彩地予以报道和渲染,给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投资渠道拓宽从天而降之感。

  其实,《草案》的上述规定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早在1999年7月保监会就开始了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探索:同意保险公司购买AA+以上央企债券。后来,又逐渐扩展到普通企业债券、基金、股票和基础设施等。经过多年的试点和酝酿,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终于对渠道的全面开放做出部署:鼓励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稳步扩大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展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参股商业银行和境外投资。从而为《草案》相关条款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渠道拓宽之后,自然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在股市、楼市和企业债市三大热点领域,中西方有何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呢?

  股市方面:通过成功把握2005年-2007年的历史性大牛市,保险资金在为股指走出2005年低谷和股改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的收益率也创下历史高点。但保险公司是否坚持了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却备受质疑,就是在一个保险公司内部都各有千秋。比如2008年上半年,在投资收益增长率方面,太保寿险就因为及时兑现股票收益而取得了19.4%的骄人业绩,而产险则因减仓不力使投资收益下降了39.3%。同一公司尚且如此,不同公司存在天壤之别就不足为奇了!面对保资做空2008股市的责难,我们难道只有沉默?

  楼市方面:以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城市楼盘山雨欲来,难道保险资金开闸真是要去做“解放军”、“救市主”?在西方,房地产作为保险资金的投资工具,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配角。 保险资金投资自18世纪正式产生以来,主要是贷款、债券和股票投资,直到18世纪后期保险公司都很少投资于不动产。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更是明确禁止投资于不动产。19世纪下半期,保险公司才开始直接投资房地产。1864年大英帝国寿险公司购进了坎博韦尔的100多英亩地产并修建了24英亩的房屋。美国《纽约州保险法》关于房地产投资的规定历经演变:1909年-1922年仅允许投资自用房地产;1922年-1946年仅允许为低收入者建造保障性住房;1946年以后允许赚取房地产差价,但投资上限也是逐步放开的,从当年的3%提高到2004年的25%。美国寿险公司1917年-2006年的90年间,房地产投资的平均比例多数在3%左右,最近十多年甚至是单边下降,从1992年的3.04%降到2006年的0.69%。这些历史值得我国去总结和借鉴。

  债市方面:美国保险公司一直钟情债券投资,尤其是私募企业债券。这种债券比公募债券的发行成本低,有专业信用评估能力的保险公司正好可以分享其节约的成本、提高债券投资收益率。我国的企业债市场最近两年才放开发展,保险资金大有可为,但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内控、稳健投资
在很多人为投资渠道放开欢呼雀跃之时,我们关注的却是与高收益潜力相伴的高风险。在国内,正是1995年之前盲目进行高风险投资造成了巨大亏损才导致了当年《保险法》对渠道的严格限制;在国外,高风险投资失败造成保险公司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Mutual Benefit公司1991年因为地产损失而破产;还有几家公司因为投资垃圾债券而失败;日本日产生命公司倒闭时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损失了300亿日元等等。

  所以,虽然经过十多年的磨炼之后,我国的保险业又重新迎来了投资渠道拓宽的大好机遇。但是,国内外的历史教训一再证明,高风险投资工具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将大大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公司竞争力,反之则可能把公司拖垮。为此,我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保监会在制定具体的投资法规时,一定要本着警钟长鸣的理念充分考虑风险;二是各公司一定要加强内控、稳健投资。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只有保险业的经营稳健了国家才会允许拓宽渠道,只有自警的公司保监会才会扩大其权限;三是在高风险工具上,中小公司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股票、房地产和衍生工具等都是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投资领域,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小而全只能以失败告终。

  我国保险业的资产已经超过3万亿元,高风险投资渠道的闸门已经开启,投资成败责任重大。所以,保险公司应该牢记一个问题:钱在手,问谁是投资英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