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2271 7
2008-09-01

建了个模型:y=c+b*x

因为y 明显的是AR(p), 回归后发现残差e自相关明显。

当然我可以用迭代的方法消除自相关。

先请教一下:我能不能直接建立方程:

y(t)=c+b(1)*x(t)+b(2)*y(t-1)+...+b(n)*y(t-p)

这样会不会影响模型的质量?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14:47: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 16:03:00
可以的,但要同时加上X的滞后项,这实际上就是在做广义差分变换。但是滞后期不要太长,影响自由度。可以通过检验Y的自相关性来确定滞后阶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16:05: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 00:12:00

谢谢,通常的做法是这样的。

但如果不用迭代差分的话,对模型质量会有影响么?

因为我建了个经验模型,想同时找出y(t-p)和x对y的影响。

所以想把它们都作为自变量,残差也通过了自相关检验。

但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再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 21:30:00

在存在自相关的情况下,y(t-i)与误差项是相关的,这使得对模型中自变量的t检验不可靠,容易误认为是显著的。所以对自回归模型通常用工具变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工具变量的选择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同时加y(t-i)和x(t-i)可能好解释一些。

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 04:50:00
谢谢xm567。我再想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3 05:38:00
lz你想明白了没?
说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你写的有点混淆
换个写法也许更直观:

(1)你建立了一个方程,
y- c- bx= u
 这时候你发现u是serial correlated,
于是你准备加入滞后项,这里的“滞后项”其实是u的之后项,也就是 (y-bx)的滞后项,
你可以确定p值,使得(1-L(A))u= e, 这里的e是white noise.

但是这样建立的方程,如果完全展开,你会发现:我假设这里的u是ar(1)的:
y(t)=l*y(t-1)+bx(t)-lbx(t-1)+e  这里l是p的coefficient
这里x(t)的coefficient未必能够解释x(t)对y(t)的影响,因为这取决于x这个instrumental variable的自相关程度,如果
是高度自相关,则有multicolinear的问题,(不过有时候这也没什么影响,因为取决于你的原假设是为了肯定x(t),还是否定x(t)对y(t)
的影响,multicolinearity会让该x“表现得”更不显著,所以如果你的结果表明x(t)对y(t)的影响是显著的,那么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了)

(2)你如果硬要把方程先写成这样
y(t)=c+b(1)*x(t)+b(2)*y(t-1)+u
回顾(1)的方程,可以看出,你其实是把x(t-1)这项给直接砍掉了
那么如果(1)的方程代表了正确的data generating process(因为我们已经假设e是white noise了), 那么这个方程(2)便导致
underspecification,简单的讲就是这样的方程得到estimator是biased的,并且covariance matrix也是一塌*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3 5:43: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