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求助成功区
1481 5
2015-01-23
悬赏 18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如何理解:死亡是哲学的起点?

最佳答案

caroline。。。 查看完整内容

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而神秘力量的崇拜,人类从衍生之初便开始对图腾的信赖,宗教意识形态便起于此处。死亡是结局,也是生命的起始,轮回由此而生,未知的世界是无畏的,是神秘的,哲学所思考的意义在于如何解释这个世界、在于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与世界共存共荣。由来---共生---毁灭,哲学在探寻中发展,在对死亡的诠释中繁荣。进而回到最初的问题:从何而来,往何处而去?诞生无意识,死亡无法回答,哲学在死亡中寻找答案,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3 14:03:17
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而神秘力量的崇拜,人类从衍生之初便开始对图腾的信赖,宗教意识形态便起于此处。死亡是结局,也是生命的起始,轮回由此而生,未知的世界是无畏的,是神秘的,哲学所思考的意义在于如何解释这个世界、在于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与世界共存共荣。由来---共生---毁灭,哲学在探寻中发展,在对死亡的诠释中繁荣。进而回到最初的问题:从何而来,往何处而去?诞生无意识,死亡无法回答,哲学在死亡中寻找答案,是各种哲学门派繁衍生息的基础,哲学最大的意义,是在死亡中探寻活着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4:17:50
哲学思考的是最纯粹的生态,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死亡对人来说是一个终点,于是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存在是否有意义,死亡是否是新的开始,哲学家会思考这些问题。在有无之间,探寻存在的根源和终结,这是哲学家的思维方式。
常人看来,哲学家都是疯子,比如掉进枯井的泰勒,饿死城边的苏格拉底,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具有哲学家的性质,比如鼓盆而歌的庄子。近现代在艺术、宗教方面卓有成就的人多半也具有哲人的疯狂状态,比如柴可夫斯基,比如梵高,比如达尔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4:21:50
hy880121 发表于 2015-1-23 14:17
哲学思考的是最纯粹的生态,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死亡对人来说是一个终点,于是生从何来、死向 ...
还有很牛的那个牛顿,他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大腕,还是神学的奇葩,因为他用非常科学的理论解释宗教意义上的未知领域。他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宇宙探索的新篇,对自然科学的崇拜最终导致他对神学的深信不疑,行星运动是因为万有引力,而上帝是第一推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6:21:24
  哲学的起点是死亡
                         (叔本华说)

    纵观世界,穷尽寰宇,因果释然,皆一目而了。“哲学的起点就是死亡吗 ?”此话当真还是存假 !顺理而推;如果哲学的起点就是死亡,那么终点必然就是诞生。在这里,我尤其想说的是;能够被证明的东西,一定是被反证而成立的东西。否则就是存假 !所以,我们的认定一定要在反证下,找到它存在的必然性。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合理性。应运正确的概念就是它的客观性。

生死是一切现象存在的本质变化过程。也是自然界的生衰使然,这里没有什么的是非真假的伦理问题,就是一个概念接受和消化的感觉过程。我们今天再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要弄明白一个核心和关键的东西;生为谁而生,死因谁而死。

下面就从六个关键词开始分析:意志——热情——见地——见证——结果——证明。我们姑且用这样的一个假说;生命的意志是生命最原始的遗传基因。也是生命唯一能存活的支撑。现在的问题是反证而得……

从意志——热情——见地——见证——结果——证明这六个关键词开始求证,意志——热情——见地——见证——结果——证明这个力据链的序是否顺序合理,是否能够成为叔本华学说成立的有力证明。下面开始证明;根据因果规律而得,果是因的必然,因是果的前提。那么,证明一个事实的存在。首先就必须是一个呈现的结果。否则证明的就是不成熟的,不充分的。因此,证明不能够成立。姑且勉强的可以定义成有待进一步的证明。所以,依次类推.任何证明的东西都必须是一种呈现的结果。这就叫死证 !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存在。在这种意义下的证明,才能够成为证明。因此,结果证明,结果就是证明唯一的必然。

由此而见,见证的东西,为什么必须是一个结果呢,这种直接的因果释然为什么是这样的绝对呢。这就是必然性的本质而决定的这种自然特性的原因所在。否则,见证就是一种或然的举动。那么,我们见证的充分理由由何而能够建立起来的呢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外部的客观环境,造就了我们内部的一个必然的认知体系,意志——热情——见地。见证是外部的客观世界。而内部的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是不是由一个同样的三位一体的三要素组成的呢 !我想是否可以这样的概括:意志——热情——见地是由想-生-成-组成的一个主观的内部世界。

成是见地的积淀,生是热情的来源,想是意志的必然。所以,主观的内部世界是由想展开的。因此,见证就成了想的最终证明。由此而得见证的前提必须是最直接的成因:见地!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知道内在的世界不是一种能够呈现的东西,只能是一种高度的概括。所以,见地就是一种内在世界的高度概括。就是这种最直接的成因,造成了见证的可能和必然。所以才有了结果的出现!那么,见地的这种成因,是不是就是热情的必然结果呢。我想这是一个常识的问题,内在世界的丰富和充实,都离不开热情这种原始的动力。否则心灰意懒就不会出现在描绘心理世界的词典上了。

见地是精神世界的高度概括,更是人们生活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向往和归纳。试问一个没有生活向往和热情的人,能有什么人生的见地呢?反之,一个有向往和爱归纳的人,又怎能没有见地呢。所以,热情是见地的成因,也是见地的自然表现。现在回到起初,意志。意志是不是人们内心世界的源头,这个问题用什么做证明最有力,我想是否可以借用语法形式做一个平台,看一看能否证明的有力并且十分的合理。在一组相反词中有二个词都用了同一个词汇;意志。意志坚定,意志消沉。坚定和消沉都是未来的写照,那么什么是它的必然结果和证明呢!热情,只有热情能够证明这个结果的必然。可见,意志的呈现必然是一种热情的体现。所以说,意志的产生来源于证明。因此,内部精神世界的证明必须是一种客观的呈现和对应。否则我们就无所适从 !这就是反证归圆的一种中国式的哲学思想与观点。

书归正传,哲学的起点是死亡。那么,哲学的终点就是诞生。回到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生为谁而生,死因谁而死。我想一时半会也弄不出个什么结果。还不如将死亡和诞生的核心与关键研究一下。主体的问题留待我们后面解决。

死亡的核心是告别过去,关键就是不能继续。那么诞生正好相反,它的核心是谱写未来,关键的就是营造现在。可见,死亡和过去有关与现在关联。而诞生和未来有关与现在相关。所以,现在是它们的关键,核心的就是过去与未来。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想没有必要为一个没有主体的问题进行讨论,因此我们回到主体上来,将前边的核心——过去与未来和关键的现在套进来,一并进行讨论和分析。是否我们就有一个发现呢 !

生为谁而生,死因谁而死。谁是主体,谁又应该是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我们姑且将主体定义成为意思,那么我们就能很快的做出清晰的判断和中肯的结论。
1:什么样的未来…….
2:什么样的现在…….
3:什么样的过去……..
可见结论和判断是显而易见的。想的出现,是意思的驱使,仅仅的是一种感觉而已。就是这种感觉,那仅仅的一点却牵出了一大片;什么的过去,什么的现在,什么的未来。这也就是说感觉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是意识的使者。因此,世界上能够证明的内部精神世界,只能从他的意识中寻找。因为意识是感觉的自然,是觉悟的必然。觉悟的自觉性就是意识的自然性!什么样的素质就是什么样的自然。

否定过去才有现在,否定现在才有未来。承认否定的力量才有真正的现在!创造是生的奇迹,放弃是选择的永恒。我们为奇迹而生,我们为永恒而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6:39:53
因为人怕死,所以搞个哲学安慰一下自己那颗脆弱的小心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