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7035 0
2015-01-24

第六节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价值观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人们根据不同事物的价值率大小来决定自己对于不同事物的根本态度。然而,价值观在指导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的时候,必须化作具体的形式,以实现对于各种事物的选择、判断与理解。由于价值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那么,价值观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选择性价值观、判断性价值观与理解性价值观

根据参照对象的不同,价值观可分为选择性价值观、判断性价值观与理解性价值观三种。

1、判断性价值观。一般来说,凡是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事物就是真善美,凡是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事物就是假恶丑。人在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总是存在某种具体形式的参照标准(例如,个人的身高、相貌经济指标、工作业绩等),凡是高于这个参照标准的事物,人就会判断它是真善美,否则就是假恶丑。

2、选择性价值观。如果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人总是根据主观判断的价值率大小来大致确定各种事物的选择顺序:事物的价值率越高,人对于它的选择顺序就越靠前,人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就会越加优先地选择该事物;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对于它的选择顺序就越靠后,人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就会越加优先地抛弃该事物。

3、理解性价值观。根据对方所遵循、所支持的规则体系是否与自己所遵循、所支持的规则体系(如理论、观点、主张、证据、伦理道德等)相吻合,来决定自己对于对方以及规则体系的选择倾向:如果符合就予以认可、理解和支持,否则就予以否定、拒绝和反对。

二、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

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价值观可分为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三种。

1个人价值观。事物的价值率在个人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的在于指导个人的行为与思想,使之把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具有最大价值率的事物之中,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大增长率。

2集体价值观。事物的价值率在集体的共同意识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的在于指导集体决策与集体行为,使之把集体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具有最大价值率的事物之中,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大增长率。

3、社会价值观。事物的价值率在社会的共同意识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的在于指导社会决策与社会行为,使之把社会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具有最大价值率的事物之中,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大增长率。

一般情况下,集体价值观是由众多的个人价值观合并而成,社会价值观又是由众多集体价值观合并而成。

三、事物类价值观、行为类价值观与思维类价值观

根据表现形态的不同,价值观可分为事物类价值观、行为类价值观和思维类价值观三种。

1、事物类价值观:一般事物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大小的客观价值率,这种客观价值率在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相应的主观价值率(即价值观)。事物可分为实体类事物与环境类事物,因此事物类价值观可分为实体类事物价值观与环境类事物价值观。                                    

2、行为类价值观:一般情况下,人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与各种客观事物产生相互作用,人的各种行为以不同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逻辑关系和价值比例关系与各种事物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不同大小的客观价值率,人类行为的这种客观价值率在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相应的主观价值率(即价值观)。行为可分为具体行为与行为的规范体系两个方面,其中,行为的规范体系可以看作是具体行为的环境条件,因此行为类价值观可分为具体行为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价值观。

3、思维类价值观:一般情况下,人主要是通过思维或意识来引导和控制自己的各种行为,人的各种思维以不同的逻辑关系和价值比例关系与各种行为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不同大小的客观价值率,人类思维的这种客观价值率在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相应的主观价值率(即价值观)。思维可分为具体思维与思维的规范体系(即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其中,思维的规范体系可以看作是具体思维的环境条件,因此思维类价值观可分为具体思维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价值观。

四、目标性价值观与手段性价值观

根据价值运行过程的不同,价值观可分为目标性(或终极性)价值观、手段性(或工具性)价值观两种。

1、目标性价值观(或终极性价值观)。人脑对于目标性价值事物所产生的价值观称作目标性价值观。目标性价值主要是指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或结果的价值,它包含的内容有:舒适的生活、振奋的生活、成就感、和平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平等、家庭保障、自由、幸福、内心平静、成熟的爱、国家安全、享乐、灵魂得到拯救、自尊、社会承认、真正的友谊、智慧。

2、手段性价值系统(或工具性价值观)。人脑对于手段性价值事物所产生的价值观称作手段性价值观。手段性价值主要是指用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的价值,它包含的内容有:有抱负、心胸宽广、有才能、快活、整洁、勇敢、助人、诚实、富于想象、独立、有理智、有逻辑性、钟情、顺从、有教养、负责任、自控、仁慈。

五、消费性价值观与生产性价值观

根据价值投入过程的不同,价值观可分为目标性(或终极性)价值观、手段性(或工具性)价值观两种。

1、消费性价值观。消费性价值观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温饱类价值观、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观、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观,而每一个消费性价值基本层次又可细分为基础性温饱类价值观、操作性温饱类价值观、意识性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观可细分为基础性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观、操作性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观、意识性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观;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观可细分为基础性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观、操作性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观、意识性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观。

2、生产性价值观。生产性价值观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生理性生产价值观、个体性生产价值观、社会性生产价值观。而每一个生产性价值基本层次又可细分为三个亚结构层次:教养性生产价值观可细分为基础性教养资料价值观、操作性教养资料价值观、意识性教养资料价值观;个体性生产价值观可细分为基础性生产资料价值观、操作性生产资料价值观、意识性生产资料价值观;社会性生产价值观可细分为基础性社会分工类价值观、社会管理类价值观、社会意识类价值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