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22 0
2015-01-27
    从14世纪早期威尼斯城邦给予石磨设计以专利开始,专利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至今日,专利在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统计,2011年全世界专利申请总数第一次突破两百万大关,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7.8%,2011年的专利授权量估计也已接近一百万的大关。专利以其对发明人的保护与奖励作用,刺激了社会创造发明的大繁荣。谷歌公司(GoogleInc.)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德拉蒙德(DavidDrummond)曾提到,一只智能手机最多有可能收到25万种专利控诉。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想而知。  汉斯出版社期刊《财富涌现与流转》2013年9月的一篇研究论文《移动厂商围绕专利的进攻和防御策略分析》进行了相关手机专利的竞争策略分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AppleInc.)控诉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专利侵权案。2012年4月,苹果公司对三星电子提起诉讼,称三星抄袭了iPhone和iPad的技术、用户界面和风格,涉嫌侵犯了与iPhone和iPad有关的4项外观设计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索赔25亿至27.5亿美元,并寻求在美国市场上禁售三星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经过各种波折,其中包括了寻求和解失败、海外诉讼等等环节,最终,美国加州圣何塞(San José, California)地区法院的陪审团裁定,三星电子的多项设计侵犯了苹果公司的6项专利,要求三星向苹果赔偿10.5亿美元,同时被宣布为侵权的产品在更改设计前不能在美国市场继续销售这些产品。

     众所周知的是,三星旗下产品几乎全部使用谷歌开发的安卓(Android)系统。正是因此,此次苹果对三星的控诉,不仅仅影响到三星的产品销售,更会引发市场对于安卓是否抄袭iOS系统的怀疑。换言之,这场诉讼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手机厂商乃至整个市场对于安卓系统的信心。而使用安卓与iOS的手机加起来,几乎占了智能手机市场的九成。所以,媒体对于这次专利斗争,往往给予一个响亮的名词——“世纪专利斗争”。 除了苹果外,还有其他的公司也采用了进攻性的主动诉讼策略,如微软诉讼谷歌案,诺基亚诉讼RIM2案等。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梳理一下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表1,我们可以发现专利斗争中,采用进攻性策略公司的几个特点:
1) 主动方往往在专利拥有量上具有时间先发的优势。
2) 主动方往往是拥有完整手机产业生态链的公司,特别在硬件领域,这一点可以保证其技术上的完整性。
3) 主动方往往拥有自己独立而且非开源的操作系统。
4) 主动方提出诉讼,往往针对的是对其市场造成最大影响的竞争对手。

        在新兴科技发展日益加快,专利申请数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专利已经成为大公司争夺市场份额,夺取更大利润的博弈工具。在手机操作系统上,体现为安卓与iOS的竞争,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毫不夸张的说,在现有的专利制度下,谁先拥有了核心的专利,谁就拥有了市场的控制权。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专利的持有量,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在行业内部以及整个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以专利为杠杆影响市场的做法,只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这是必然的趋势。(源于千人智库,EWW150127HS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