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103 68
2008-09-05

 

我们知道,同样一个劳动者,以同样的自然劳动由于对资本利用的数量不同,其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还知道,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说,商品中价值是以劳动为其基础的——或者说,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所决定的。那么,根据我们的前提,上述两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自然劳动是相同的——即使我们考虑一种社会劳动,同样也是而且必须是相同的,否则,这种社会劳动从而社会的进步也就不会存在了;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个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在扣除转移价值之后的价值应当是相同的。然而大家知道,情况往往绝非如此。于是我们看到,等量劳动并未创造出等量的价值!

我们要问:这个差额是谁创造的?难道说是资本在创造价值吗?马克思主义者们,你们怎么说?

如果你们无法回答,那么,你们就要承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错误的;或者你们要承认,马克思同时也是一个要素价值论者(事实上,马克思根本就不是一个彻底的劳动价值论者)——当然,这还是要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注:上述讨论略显简要,但对于明了经济学基本原理者应当是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5 08:00:00

是的,同样一个劳动者,由于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和劳动对象不同,其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也会不同。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和劳动对象不同,同样的劳动者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同。

马克思的确说过,等量劳动创造出等量的价值,但是,马克思的这句话是他在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在生产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马克思说,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比生产力低的劳动多创造价值!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因素。

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因素并不说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条件就是中等的相同的,在中等、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

要素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因为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统一,没有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能进行劳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5 10:02:00

“同样一个劳动者,以同样的自然劳动由于对资本利用的数量不同”,这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1。生产力不变。原来有1百万的设备,雇佣100个劳动者,现在2百万的设备,还只雇佣劳动者,那么在表现为微观上的个人劳动效率、企业生产能力的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得到1百万的设备被闲置的结果,“其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根本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2。生产力发生变化。“对资本利用的数量不同”仅仅是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也在提高,而生产能力的提高有一部分表现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数量更多、或者价值更高的生产资料(另外一部分会表现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下降)。在这一类中,不能说是由于使用了更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就得出各种生产资料也创造剩余价值的结论。而只能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也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会伴随着出现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在增多的现象。

所以你以此还无法置疑马克思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也许你会说,不改变其他任何条件,仅仅扩大企业规模,通过规模效应也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是,在这一种情况下,虽然直接制造商品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从事企业管理、仓储运输、广告宣传等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从整个企业看,也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过大了反而会造成企业管理、货物运输、广告宣传等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的下降。所以只有特定规模效应的企业,其生产力才是最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5 11:27: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9-5 8:00:00的发言:

是的,同样一个劳动者,由于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和劳动对象不同,其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也会不同。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和劳动对象不同,同样的劳动者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同。

马克思的确说过,等量劳动创造出等量的价值,但是,马克思的这句话是他在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在生产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马克思说,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比生产力低的劳动多创造价值!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因素。

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因素并不说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条件就是中等的相同的,在中等、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

要素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因为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统一,没有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能进行劳动吗?

"马克思的确说过,等量劳动创造出等量的价值,但是,马克思的这句话是他在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说的。"

在下孤陋寡闻,愿意请教马克思在哪里说过这样的话,请把原文找来并注明出处.

生产面包与生产衣服的生产条件相同否?同样数量的工人在同样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下,一天用手工生产一千个百包与用机器生产二万个面包的生产条件相同否?

没有各种形式的对机器的支配,会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使用价值吗?当我们假定劳动者的劳动不变时,是谁在这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机器会自己跑来让工人们使用吗?这机器是上帝送给人们使用吗?

我来问问你,土地创造不创造价值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5 11:29: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5 11:30:00
以下是引用jackloo在2008-9-5 10:02:00的发言:

“同样一个劳动者,以同样的自然劳动由于对资本利用的数量不同”,这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1。生产力不变。原来有1百万的设备,雇佣100个劳动者,现在2百万的设备,还只雇佣劳动者,那么在表现为微观上的个人劳动效率、企业生产能力的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得到1百万的设备被闲置的结果,“其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根本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2。生产力发生变化。“对资本利用的数量不同”仅仅是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也在提高,而生产能力的提高有一部分表现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数量更多、或者价值更高的生产资料(另外一部分会表现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下降)。在这一类中,不能说是由于使用了更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就得出各种生产资料也创造剩余价值的结论。而只能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也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会伴随着出现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在增多的现象。

所以你以此还无法置疑马克思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也许你会说,不改变其他任何条件,仅仅扩大企业规模,通过规模效应也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是,在这一种情况下,虽然直接制造商品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从事企业管理、仓储运输、广告宣传等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从整个企业看,也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过大了反而会造成企业管理、货物运输、广告宣传等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的下降。所以只有特定规模效应的企业,其生产力才是最高的。

根本就未理解题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5 12:40:00

那你说说看,你的题意是什么,你认为的我没理解的题意在哪里?

或者说你没看明白我说的很明确的——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了价值,你所说的“差额”是生产力提高后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