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4714 4
2008-09-06
<p> <br/> 龚 尚 猛 <br/>(浙江嘉兴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br/>  摘 要 从创新组织重要特性中提炼出一些复杂性评估指标,运用这些指标对现实中存在的技术创新组织进行初步定性评估。通过评估比较得出,这些现有技术创新组织面对技术复杂性,表现出不适应或部分适应性,是经历了一个由单体型向网络型逐渐进化的过程。 <br/>关键词 现有创新组织 创新组织评估 复杂性评估指标 <br/>技术复杂性通常从技术的复杂性程度、技术系统本身复杂性和社会技术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和把握,并对技术创新提出了非线性、协同竞争、动态进化和社会合作等难题,而这些难题的解决有赖于创新组织变革,寻找适合技术复杂性的创新组织是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在理论上,技术复杂性与创新组织之间紧密相关,技术复杂性语境中,创新组织必须具备高度柔性、结构高度扁平化、有机适应性和组织复杂性等重要特性。基于此,需要通过对现有技术创新组织进行复杂性评估,寻求适于技术复杂性的创新组织。 <br/>1 现有技术创新组织及其复杂性分析 <br/>技术创新组织是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安排,不同的技术创新实践造就了多样化的创新组织形式。根据创新组织的复杂性程度,实践中形成的技术创新组织可分为三种类型:单体型、复合型和网络型。单体型主要是指从事技术创新的单个组织,包括企业、大学、研究院所,其中企业内包括企业家、创新小组、新事业发展部和技术中心这些主要创新组织。复合型主要是指组织间的创新组织类型,包括大学———大学、大学———研究院所、研究院所———研究院所、产学研和企业技术联盟,其中产学研囊括了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所的联合和ZF机构在其中的参与。网络型是指组织间结成网络从事合作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包括动态联盟。 <br/>现实中的各种技术创新组织各有其优势,能否适合技术复杂性的要求,我们将对这些创新组织作一个定性评估,也就是说,运用创新组织的复杂性评估指标对现有技术创新组织进行对比衡量和评价。技术复杂性语境下创新组织必须具备的组织特性,是评估现有技术创新组织的基准,是考察现有创新组织在技术复杂性条件下有效性的工具。结合技术复杂性和创新组织若干特性,我们选取了四个主要指标:高度柔性、结构高度扁平化、有机适应性和组织复杂性。高度柔性是指创新组织对外界的高度反应和适应能力,将从高度应变力、创新人员的高度柔性和柔性化的生产系统得到体现。结构高度扁平化是指创新组织具有灵活的组织机制,对组织内部和外部进行动态整合,适应技术的快速动态变化环境,将从高度分权、高效率和网络结构三个方面得到体现。有机适应性主要体现在组织的学习能力、自学机制和自适应反馈能力上,创新组织通过建立自学机制使组织具有很强的组织学习能力,并通过不断的自适应反馈系统达到组织的有机适应性。组织复杂性是创新组织的最根本特性,充分反映了技术复杂性对创新组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创新组织的自组织、社会合作和动态协同演化特点上。在这些指标中,组织复杂性是最重要的指标,反映了技术复杂性语境下创新组织的本质。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将对现有技术创新组织作出一个初步的评估(见附表)。 <br/>2 现有技术创新组织的复杂性评估 <br/>企业家是企业内部的创新组织,从事技术创新的是单个企业家,依靠的是企业家本身的创新能力,从事的也是技术较为简单的创新活动,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是分离的,与上述指标不相关。 <br/>创新小组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创新组织,在其中创新人员主要来自企业内各部门,针对特定的创新项目,是一种“自由联合体”,具有一定柔性和分权特点。但它只是作为企业中一个特殊的部门而存在,利用的也是企业的资源和设备,有机适应性不强,不具备组织复杂性。 <br/>新事业发展部和技术中心都是企业针对与自身相关的重大技术创新而设立的,一经设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这两种技术创新组织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分权型组织,人员和设备具有一定的柔性,并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这种创新组织是企业的一个独立部门,是企业在需要时加以设立的,不具备创新组织自组织、社会合作等组织复杂性特征,不适应技术复杂性的要求。 <br/>大学与研究院所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很多相似性,一般是由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完成技术的研究开发,然后进行专利转让或通过自办企业进行生产销售。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组织柔性不高,与组织复杂性等指标的相关性不大。 <br/>大学———大学、大学———研究院所和研究院所———研究院所这三种联合技术创新组织,主要是通过社会合作致力于项目的研究开发,通过科研人员的互动和实验室的共享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这三种组织是具有很强研发能力的创新组织,具有很频繁的人员互动和组织学习能力,但对外界缺少强动态反馈,应变能力不强,虽进行了合作,但侧重于研发合作,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其他方面的合作,组织复杂性程度不高。 <br/>产学研是当前重要的技术创新组织,它集合了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自的优势,共同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产学研合作就是企业———大学、企业———研究院所的扩大形式,是社会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利用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强大科研力量和企业对外界环境和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使产学研合作组织具有较强的组织柔性,这是因为合作组织应变能力主要来自企业的信息,人员的互动主要集中在研发部门,不具有高度的柔性。当前的产学研合作更多的是通过ZF等机构的牵线搭桥才走到一起的,并将走向更紧密的一体化。合作组织是分权化的,创新组织中各成员的效率都得到提高,合作创新效率也有很大提高,结构日趋扁平化,但还没有达到网络结构那样高度扁平化程度。产学研合作组织的社会合作化程度较高,但不具备在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网络中寻求自身核心能力的互补,合作组织一经形成较为固定,动态协同进化能力不强。 <br/>企业技术联盟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创新的重要形式,在当前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技术联盟作为创新组织,具有很强的柔性,创新人员之间进行互动学习,组织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学习达到企业在核心能力上的优势互补。企业技术联盟在实质上也是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行为,是一种自组织形态。企业技术联盟是社会合作的一种形式,但现实的技术联盟注重联盟伙伴的选择,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网络中对自身有利的资源。企业技术联盟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成员企业的某个部门,这些部门更多实行的是等级制的组织结构形式,虽然联合在一起,但却没有达到高度扁平化和分权的结构状态,网络化只是企业技术联盟的未来发展趋势。受到联盟目标、协议等的影响,联盟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面对技术的复杂性动态变化,联盟不会随之而发生动态协同进化,而是走向联盟解散。 <br/>动态联盟也是一种新型的联盟合作创新形式,是借助网络技术应对动态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创新形式。动态联盟组织是为完成一项创新任务而结成的临时性组织,市场变化或任务完成即宣告联盟解散。动态联盟是一种临时性的网络组织,依靠的是虚拟化的技术,表现出虚拟网络的柔性,联盟组织结构也具有网络的扁平化。联盟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处在一个水平型的网络平面上,组织之间的学习和反馈也都是短暂的,而且缺少组织学习中重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动态联盟是一种临时性的社会合作创新形式,是各联盟成员形成的自组织形态,但不具有动态协同进化特征。联盟的成立与解体都基于市场变化,具有很好的动态性。 <br/>从附表中可以看出,现有的技术创新组织都不能完全适应技术复杂性的要求,它们与创新组织复杂性指标不相关或部分相关。不同技术创新组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从与复杂性指标相关联的程度来看,创新组织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的过程。网络型创新组织具有了网络柔性和结构的扁平化,有越来越强的有机适应性和组织复杂性,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技术复杂性的要求,有待向更加复杂的复杂网络进化。 <br/>参考文献 <br/>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br/>2 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br/>3 石春生.动态联盟组织模式及系统设计 [J].管理科学学报,2000(6)  <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6 06:45:00
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7 19:33:00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8 18:55:00

谢谢共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6 14:25:00

谢谢共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