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课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相信你进入大学后就听说过这个说法。那么这样对不对呢?要知道,大学生逃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大学生逃课是由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汉斯出版社《教育进展》期刊2011年4月发表了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曹亚婷的一篇文章,深挖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综合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多方面因素,通过从学生心态、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相关体制的改革等方面着手,积极努力去解决并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为什么逃课,有各方面原因。从学生角度来看,自我约束能力差,专业方向不明确,或学习目标不确定,都会导致他们逃课。从教师方面找原因,包括:1)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方式、方法等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2)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心态,和缺乏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紧张;3)教师采取的考核方式的影响。另外,学校相关教育教学法规实施不力,重就业率、轻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方面。
逃课毕竟是不好的行为,作者建议,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纠正错误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实行弹性化学分体制及多样化评价体系;转变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严格规章制度。从这几方面展开实施,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源自千人智库 EWW150204W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