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阅读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书中由托马斯•弗里德曼与埃及大使谈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大使解释了他为什么送子女去美国读书而不是去法国求学的原因,埃及大使说:法国的教育是教你怎样管人,而美国的教育是教你怎样生存。于是有感托马斯•弗里德曼与埃及大使谈教育所想到的:
1、杨振宁和李政道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在参加在中国召开的离子会议时就谈到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挖深井”——知识面太窄。
2、陈省身先生多次提出“兴趣是第一位的”,而现今像陈景润那样痴迷于科学研究的人还有多少?“钱学森之问”谁能解答?
3、我们的高校有几个能与“西南联大”之“大”相提并论。
4、我国的教育“费效比”究竟是多少。我国的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多少?我国的所谓一流大学究竟算是世界上的几流大学。
5、我们的学术论文究竟有多大的含金量,我们究竟有多少理论成果被世界认可。
6、我们的硕士和博士究竟有多大的比例能够名副其实。
7、中国的科研现状:低水平的重复;基础性研究的滞后;科研规划的散乱;科技投入的摊大饼——像不像1958年的“城乡尽是小高炉”。
8、中外教育的异同和差距:
穷国的教育是让你尽早醒悟;
法国的教育是教你怎样管人;
中国的教育是教你怎样考试;
美国的教育是教你怎样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