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目前的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问题,也有成绩。成绩大家已经非常的清楚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我想把握个人的想法说一下,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中国制度发面的改革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生产效率在这个阶段大幅提高,但是到了最近这个阶段中国面临的问题较大,原因是技术性的进步受到自身积累的限制。因为中国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模仿能力也是惊人,前面几十年发展中的技术进步主要是向国外发达国家的学习与模仿阶段,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就不再存在,因为越接近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学习与模仿的难度就越大,技术障碍就越大。隐形的知识使不能只靠学习和模仿来获得的,只能依靠自身的积累,因此中国经济的后期发展应该提高自身技术的积累与开发。其实上世纪末期,日本与韩国就存在这种现象。
其次,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能源价格、农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受到压制、能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基础上的,这种增长模式是不能持续的,因为大量的损害了本国居民。财富最终还是被大量进口的国家吸收,国内本身却不能享用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能源、劳动力、农产品价格的改革现在是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形成市场价格,农业的发展才能得到支撑,中国的广大农民才能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建立在这种市场价格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才能真正的反映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条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的打通,使中国经济向着良好的发展方向前行。
第三,制度方面。上世纪末中国搞的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及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从根本问题上去考虑,从而显得治标不治本。再加上这次的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证券市场的跌幅已是全球最大,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条件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个人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从目前的个人财富分配上看,中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利益集团的。中国的基尼系数应是是全球最高的,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消费结构将会出现大的差别,而国内的生产将于消费结构不匹配,对经济的增长影响也是很大的。
第四,从出口的产品看,中国目前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在全球次债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下滑已定,并且下滑的幅度将会很大。次级债危机爆发已经处于信用危机阶段,这个阶段危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一旦信用体系出现问题,大量的债券价格下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缩水,最终会导致破产。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是实体经济影响将是致命的。虽然今天美国政府出面收购房利美、房地美,但是问题并没有真正的解决,下一步美国的危机是会进一步的加大,实体经济的下滑是一定的;同时欧洲国家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出现明显的经济下滑,本身在产业链中就不是很强的中国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大的,议价能力也不高,同时加上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汇率,大量的民营企业破产,失业也会加大。
第五,在国民收入分配上,税收及企业利润一直占得比重比较高,而工资水平处于较低的位置。使中国的发展存在畸形,而消费一直是处于低位,加上股票市场的大幅缩水,目前中国的股民1.5亿左右,保守估计代表了2亿以上的家庭,在这种损失的情况下,消费将不会大幅反弹。
因此,中国的发展状况不是很乐观。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与各位交流一下。